我省出土“古国-方国-帝国”的代表性文物——

古代国家演进三部曲在辽宁有完整体现

辽宁日报 2021年10月14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葫芦岛市绥中姜女石秦汉宫殿遗址及出土的夔纹大瓦当。

左为北票康家屯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右为代表文物彩绘陶鬲。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及出土的玉器。

本报记者 吴 限

提 要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中国古代国家形成三部曲“古国-方国-帝国”理论。考古发现,位于牛河梁的红山文化祭祀中心是五千年前中华文明进入“古国”的象征,而以大凌河流域发现的遗址为代表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已经产生王权,进入“方国”时代,发展到高级文明社会,最终汇入统一多民族的秦帝国。辽河流域在“古国-方国-帝国”的文明起源中具有完整的链条,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古国:在红山文化晚期形成

“三部曲”之一:古国时代是指距今5000年前后出现的、高于部落之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是苏秉琦从辽西地区红山文化考古中提出来的。

暮秋的午后,天高云淡,阳光分外灿烂。记者一行人来到朝阳市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山梁下,动车组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呼啸而过,最现代的交通工具与最古老的遗址形成鲜明的对比,文明的演进在这里体会最深切。

牛河梁遗址属于红山文化晚期,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发现几十处遗址,由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等组成一个独立于居住区以外、规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遗址群。

牛河梁四号大型石棺墓(以下简称“牛十六M4”)的发现最为重要,是目前所发现的遗址中规格最高的一座大墓。从随葬品来看,牛十六M4内随葬品共有8件,其中玉器有6件,代表高规格的玉器组合关系,显示墓主人是地位显赫的人物,说明当时已经出现阶级分化。研究结果表明,红山文化积石冢也是生者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牛河梁遗址集坛、庙、冢于一体,是红山文化晚期规模最大的中心性祭祀遗址。躺在积石冢石棺墓内的逝者并非普通社会成员,生前应是红山部落的首领和巫师,同时也是掌管社会政权的统治阶层,死后成为被祭祀的对象。

致力于红山文化考古发掘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告诉记者:“可以看出,红山文化晚期阶级分化相当严重,产生了权力,独尊一人式的王权已经确立。”刘国祥认为,红山文化已经进入到文明时期,其主要标志有三:一是以建筑、玉雕、陶塑为代表的高等级技术能力的出现;二是等级制度确立,玉礼制系统形成,特权阶层出现,独尊一人式的王权确立;三是公共信仰和祭祀礼仪系统成熟,以祖先崇拜、天地崇拜、龙图腾崇拜最具代表性。红山文明所揭示出的社会管理体系就是神权和王权的统一。“牛河梁遗址坛、庙、冢的出现是对苏秉琦先生‘古国’理论的一次印证。”刘国祥说。

“古国-方国-帝国”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来的,概括了中国国家起源的“三部曲”。古国是高于部落之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以崇尚神权为特征,是神权国家。从距今大约4500年开始,古国逐步发展到方国阶段,方国是王权国家。从秦朝开始,中国进入帝国时代。

“对红山文化精神领域、精神成就的探索十分重要,这是我们判断红山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核心标准。”刘国祥说,红山文化时期出现天地崇拜、祖先崇拜、龙图腾崇拜,这三种崇拜观念发展成熟并且有相应的物质文化遗存,就是进入文明社会门槛的一个重要标志,表明红山文化原始礼制与神权的高度发达,已是复杂社会,跨进古国时代。刘国祥进一步解释说,公元前3500年左右,中国的文明进程进入加速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进入了古国时代,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个多元一体的过程,苏秉琦用“满天星斗”来形容很恰当。

方国:在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形成

“三部曲”之二:距今4000前,古代中国发展到方国阶段。方国已是比较成熟、比较发达、高级的国家,夏、商、周都是方国。

经过古国时代各地部族的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凌驾于众部族之上的方国在中华大地纷纷崛起。辽河流域也进入了以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主体的方国时代。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告诉记者,存在于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与中原夏王朝对应的中国北方地区的早期青铜时代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的一个突出特征为聚落式城址十分密集,在燕山南北和辽西地区先后发现数以万计这类城址。经过正式发掘的数量也相当可观,仅辽宁就有建平水泉,北票丰下、康家屯,朝阳罗锅地、上河首,阜新西会同等重要遗址。

郭大顺指出,这些石城址都是因地制宜而建的。有的地段以石筑,有的地段以土石杂筑,还有的地段以陡峭的山岩或沟壑为墙。另外,石城址墙外侧的半圆形建筑与汉代以后长城外侧的马面极为相似。从更大范围看,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利用河流、山脉等天然屏障,呈面状、带状布局,在北、西、南三面形成三道“城堡防御线”,构建起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记者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址群每个建筑群中城址的规模差别较大,一般是以一座大型或中型城址为中心,其周围分布着十余座小型城址。一座大的石城占地能达10万多平方米,最小的则不到大城的1/10。

“这种大规模的石城址的营建,如果没有专职集权的统一调配是不可能完成的。”郭大顺因此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已经产生了王权。

夏家店人的住房,一般都是一间房,平均约10平方米,而大的有40平方米,还发现过100平方米的大型房址。

根据对遗址内部结构的研究,可以看出房址的规模和在城址中所处的位置有关系,大型房址都是选在城址中心而且地势较高的地方,可见当时人与人之间已经有了严格的等级。

“这一点从墓葬上也有所反映。首先是深度不一样。已经发掘的700多座墓葬平均深度两米,而最深的则有5米,只有5座墓地发现了木质棺具。另外在陪葬品上,墓穴长两米二以上的都有彩绘陶器,一米七以下的就很难见到了。陪葬品的多寡体现了社会等级和财富积累。”郭大顺说。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田广林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已进入“方国时代”,其首领以“城堡”作为他们对内维护统治的工具、对外抵御来犯之敌的工程,这深深地影响到后世封建王朝的国家防御观念。

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出土大量的骨镞,刘国祥认为,这可明显看出夏家店下层文化面临的社会冲突加剧,大型城址与小型聚落的布局因此均重点强调防御功能。

刘国祥提出,从西辽河流域文明进程看,随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迅速崛起,辽西地区迎来了继红山文化之后的第二个发展高峰——红山文化晚期率先进入初级文明社会,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迈入高级文明社会。目前可辨别的与商相对应的方国有150余个。

帝国:秦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制国家

“三部曲”之三:方国时代之后,便是帝国时代。以距今2000年前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帝国为标志,并为汉帝国及以后所延续。

碣石宫遗址群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万家镇的止锚湾海滨,西距山海关15公里。此遗址群范围南北长4公里,东西长3.5公里,面积达14平方公里,包括6处大型宫殿遗址。

1984年,专家在此地发现了一处大型夯土台,断面夯土层清晰,地面零星散布着大型柱础石、空心踏步砖等建筑构件。通过挖掘,遗址现场还出土了夔纹大瓦当、大型陶制井圈等。经过分析比对,最终确认,这里就是秦始皇东巡碣石的行宫——碣石宫遗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多年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五次东巡,四次到海边,其中第四次北上到达碣石。他东巡的主要目的是“考入海方士”,求取长生不死之药,显示王权至上、君权神授。秦始皇在碣石处设置国门,修建宏大的行宫。这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详细记载。早在1986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就指出,碣石宫遗址是具有纪念性意义的大建筑群,是当时秦帝国“东大门”,是秦帝国统一的象征。

(本版图片由辽宁省博物馆和郭大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