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在炼钢三分厂的转炉现场,炉前已不见生产工人,就连过去吹炼过程中必守炉前的“看火师傅”,也被机器取代。各项现场参数依托5G技术和云计算收集分析汇总,并由“云大脑”下达相关操作指令。过去由炉长、助手、记录工、炉前工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的活,现在全由云端大脑自动控制。
几年来,鞍山钢铁实施信息化、智能化项目180余项,其中集控中心20余项、大数据分析项目10余项。这些项目的实施,推动了新兴信息技术与工业场景的融合应用,一个由制造端、供应端、客户端多方协同的新生态正在悄然成形。
实践者说
“传统钢铁生产企业,为什么要积极拥抱数字化?答案是‘转型+赋能’。”鞍山钢铁系统创新部副部长赵伟说。
赵伟表示,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期,公司上下认真自我审视,并把目光锁定数字化转型,围绕智慧运营和智能工厂两个建设方向,深挖企业增长底层逻辑,这也是实现打造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可行路径。
“数字化实践,帮助公司打通了营销、生产组织、生产管理、决策的传统壁垒,并构建起一总部多基地流畅的管控体系,大大提升了整体运营质量和服务客户能力。”赵伟说,这也坚定了公司深耕数字化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