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脊上的农事

辽宁日报 2021年10月13日

故 乡

云南的哀牢山深深地吸引着我。站在山上远眺:朝雾氤氲,缓缓地在畦畦相接、层层相连、绵延不断的梯田上方浮动,给人无限遐想。

我用虔诚的目光凝视这层层叠叠的壮美梯田,被它恢宏的气势所震撼——那一块块不规则的山坡地,经世世代代哈尼族人修葺耕种,已成为一幅恬静安宁、秀美绝伦的田园山水画,令人叹为观止。

元阳哈尼族被称为山脊背上的民族,这源于哈尼族人的居住习惯和生产环境。哈尼族人喜欢以山梁和山坡为居住地,爱将房屋建在崎岖陡峭的山褶皱里,闭塞的生活环境隔绝了他们与外界生产、生活方式的交流,却造就了哈尼族的独特文化。

哈尼族极善利用山区自然条件开垦山坡地造梯田种水稻,那些梯田大的有数亩,小的如簸箕般大小,且块块成组,自然融合,壮美绝伦。以梯田为稻作农耕,彰显着哈尼族人的勤劳与智慧,展示着梯田农耕文化所达到的纯美境界。唐时哀牢山哈尼族先民耕作梯田的技术就已达到“殊为精好”的水平,到了清代,他们的梯田已被列入中国农田史上七种田制之一。

哈尼族人把房屋建在朝阳、开阔、凉爽且有清泉的山梁或山腰上,村寨的规模从一两户到数百户不等,村前是层层梯田,寨后是灌木丛林、崎岖山路。哈尼族人把梯田-村寨-水系-森林相融合,不失为绝美的人间艺术杰作。

元阳的美很难用文字表达,有时甚至穷尽了所有想象依然无法形容。可是一旦面对无际的梯田,无论是在日出还是日落时,心中都会升起无比壮阔的感怀。而遇到迷蒙的烟雨,心绪却会被霏霏雨丝打湿,呈现给世人一个梦幻般的仙境。17万亩梯田五彩斑斓,美不胜收,让人情不自禁地感佩哈尼族人的壮举。

在哈尼族村寨里,虽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城市里去了,但村民仍保留着古老的生活习惯。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种着一种叫蓝靛的植物,哈尼族人取其叶放入水缸内泡衣染布,常泡常新,即便穿破也颜色不变。

哈尼族人每年要经三犁三耙,一次在春天播种期前,一次在收割后,一次在冬季。每当插秧时节,满眼便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忙碌景象。常年的梯田耕作,使哈尼族形成了“男不插秧,女不犁田;女人割稻,男人打谷;女主内,男主外”的习俗。

元阳的哈尼族流传着一句话:“梯田是小伙子的门面。小伙子帅不帅,关键看他造的田美不美,如果他筑埂、铲堤、耙田样样技术精湛,就会博得姑娘的芳心。梯田是姑娘的脸蛋。姑娘美不美,主要看她在田里活计好不好”。

离开元阳数月,脑海中却时常浮现出哈尼族山寨的水车、竹林、烟雨、梯田。蓦然觉得王维那首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的田园诗,正是元阳哈尼族人的生活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