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声音

辽宁日报 2021年10月09日

9月27日,中国共产党营口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明确,未来五年是营口在新征程中夺取新胜利,奋力实现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

明确四个目标 努力建设“四个营口”

放眼未来,营口明确了4个目标,建设“四个营口”。

建设沿海经济带主轴城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数字经济占比力争突破50%。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营商环境达到东北地区一流水平,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港产城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辽河文化产业带初具规模,开放平台支撑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节点城市、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

建设全省民营经济标杆城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统计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全民创业热潮持续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85%,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贡献营口探索、营口模式,争创国家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建设生态绿色低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发展,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能耗“双控”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更加绿色低碳,自然生态美景永驻营口。

建设高品质生活幸福城市。河海城市特色充分彰显,成为辽中南城市群重要一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城市功能品质、建设管理加速提升,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差距明显缩小,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教育、医疗短板有效补齐,社会大局安定和谐,群众生活更富裕、更体面、更健康,过上更加有滋有味的好日子。

加快结构调整 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营口市明确,坚定不移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老原新”结构调整,构建具有营口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是发展的基石,产业兴则营口兴。大会明确,推进营口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做大总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打赢产业结构调整这场硬仗。

改造升级“老字号”,强化科技赋能增效,支持企业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绿色、高端发展。

深度开发“原字号”,突出延链补链强链,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思路,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精准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把产业链拉长、抻直、拓宽、增厚,推进近采近销,提升本地产业配套率和稳定性,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

培育壮大“新字号”,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实施引育壮大新动能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环境友好型项目,打造一批“新字号”项目群,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东北先进制造基地,做强钢铁、石化、镁、铝、粮油食品五大支柱产业,做精汽保、乐器、海蜇深加工三大特色产业,做优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精细化工、镁制品产业跃升到500亿层级,钢铁、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进入千亿级产业序列。

打造良好生态 为民营经济发展添动能

民营经济是营口的最大特色,是振兴发展的根本支撑。推进营口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必须从4个方面扛起践行“两个健康”的时代使命,构建规范有序、活力充足、动能持续的民营经济发展生态,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作出示范。

加快构建民营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指标体系和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体系,编制民营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激发全民创业活力,逐步形成具有营口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制度体系,打造全省民营经济制度创新策源地。

扶持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健康发展。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经营方式根本转变,推动民营企业提质增效。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优化重组,引导其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大力扶持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领军民营企业,培育打造一批“隐形冠军”“单打冠军”,推动大中小企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实施民营企业家培训计划,培育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实施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促进计划,帮助民营企业家实现事业新老交接和有序传承。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开展“营商回归”行动,鼓励支持天下营商投资建设家乡。

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在更多领域让社会资本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建立企业减负制度和创新容错免责机制,开展涉企政策“刚性兑现”行动,妥善解决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让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轻装前行。提高企业家社会地位,让企业家在营口享受尊重、礼遇和荣耀。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企业投诉举报受理、紧急事态应对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本报记者 佟利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