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为了和平》 油画 李卓 丁永升
《勇攀珠峰》草图
《勇攀珠峰》 油画 张志坚 刘海洋 张剑 李陶然
本报记者 凌 鹤
提要
大型油画作品《勇攀珠峰》《为了和平》以各具特色的精湛艺术创作,再现重要历史场景,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并陈列展览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本期为读者解读这两幅油画作品。
油画《勇攀珠峰》
三角构图与“无高不可攀”寓意完美结合
1975年5月27日下午2时30分,中国登山队女队员潘多和8名男队员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这是我国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并首创女子从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纪录。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地球之巅,中国人民“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震撼世界。此次珠峰登顶成功,不仅改写了世界登山史,而且充分体现了我国在体育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油画《勇攀珠峰》真实再现这一英雄壮举。
这幅油画由鲁美绘画学院副院长张志坚主创,刘海洋、张剑、李陶然合作完成。他们的创作体会是,对所表现主题的把握要建立在当下文化艺术语境下,呈现当代阐释与塑造。基于此,画家们决定重拾传统绘画场景再造的方式,以9位登山队员成功站在峰顶,展开五星红旗这一确定的时空基点进行画面场景设定与艺术创造。这个瞬间最具典型性,浓缩了登顶背后所经历的一切攻坚克难。而且从绘画本身的角度看,可以充分体现情节的审美表达。
在真实环境中,珠峰峰顶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20多平方米的平面。画家将珠峰峰顶环境进行了合理的艺术想象与虚构。通过几何化处理,提取出更具山峰典型性特征的等边三角形,此三角形与画幅边际的长方形构成画面极其稳定和简洁的总体构图,以金字塔式最大化突出主题的丰碑感与史诗性。各具形象和动势特征的9位登山队员与山体形成对立统一的透叠关系。同时,利用天空和地面白雪的平面色块突出了五星红旗,利用投影形成的色块,进行了错落有致地穿插组合,增强画面横向张力。画面的制高点是红色觇标,但无法完全支撑全局,因此视觉感受的制高点落在最上方振臂高呼的登山队员身上。这两个制高点将画面向上拉伸,强化了画面的纵向张力。
一系列的构图安排将观众带入画面,站在三角形坡度下方,以仰视的视角,仿若身临其境般见证了登山勇士们的壮举,共同见证重要的历史性时刻。
《勇攀珠峰》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对登山队9名队员的造型进行了绘画性创造。登山队副队长潘多是首位从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女性,是登山队的核心人物。在饱受体力与精神的磨砺之后,潘多骄傲地展开国旗,与队友共同屹立于珠峰之巅。队员们有的振臂高呼,有的拖着疲惫的身体坐在雪地上举起手中的冰镐,有的远眺天际,有的正对着无线电向大本营传递胜利的捷报。画家们对他们挺拔坚毅、立如磐石的躯体塑造,表达了攀登者的斗争精神、为国家荣誉而战的担当精神。
《勇攀珠峰》是典型的再现性绘画,离不开色彩、笔触及材料肌理等元素的运用。色彩方面,作者利用高亢醒目的高纯度对比来实现色彩的象征性,即象征着攀登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依然熠熠生辉。洗练而有力的笔触塑造出鲜活的形象、描绘出坚实的轮廓线、高远的天空等细节。其中潘多的面部皮肤因高强度紫外线照射呈现出龟裂粗糙的“高原红”,不仅潘多如此,每位队友脸上都被艰辛与磨砺刻下荣耀的印记。着力刻画出每一位登山队员的性格心理以及精神指向,将被表现对象高度典型化,并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勇攀珠峰》的绘画性表达是脱胎于历史图片和影视资料的升华。其中的场景设定、几何框架、多人物组合乃至情节安排等都是将绘画本体语言的独特性融入可视形象的艺术再现,完成了主题的视觉历史叙事。
油画《为了和平》
用剧场形式呈现“大片”感觉
2021年6月底,油画家李卓与丁永升创作的大型油画《为了和平》通过中宣部和中国美协专家组验收,在新建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历时两年半的创作画上圆满句号。
《为了和平》表现的是我国派出的海外维和部队援非场景,体现一支威武之师、正义之师。
《为了和平》是宏大叙事和油画表现语言上的探索,是在大场景多人物的主题性创作中植入“我”,构建剧场画面、塑造崇高感的成功尝试。
在构思初期,李卓想再造一个宏大的视觉剧场来表现我驻海外维和部队英勇庄严的气势,在这个再造的剧场中,包括维和部队援建、演习、抢救难民、牺牲的维和部队战士等戏剧性情节和细节性描写。如何在有限的平面空间内有效安排多人物组合的戏剧关系、再造空间纵深实现叙事内容的最大化,以及通过画面的构图、明暗、节奏等形式语言进行主从排列连接,实现剧场画面的和谐与畅达,并通过剧场的处理方式来让观者“在场”与画面“互动”,是这幅作品的核心创作构思。
当主框架结构确立后,随之而来的是视觉表现上的考量,画家通过中国维和战士与非洲人民等68个人物来表现维和、援建非洲的场景,力求以宏大的舞台剧场形式展现,这突破了以往主题性绘画瞬间性与纪实性的传统画面构图形式。
画面前端描绘战士们拉拽绳索进行废墟抢险,这是画面中动势冲突最激烈的地方,展现舞台戏剧性,也将整个画面的力拉拽出来,观者顺着绳索的牵引使目光进入剧场画面,形成身临其境的存在感,由此加强了作品与观者的互动。
在最前面一组人物的左后方,描绘的是维和部队在非洲开展疾病治疗和局部冲突后的伤员抢救工作,在亮度安排上整体偏灰,只有小部分光源照在这里,从战士的状态和动作上体现紧张与专注。
画面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被画家精心刻画。李卓谈到,如何表现画面上的68位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如何将写实油画的绘画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是这幅作品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展现我军战士英勇坚毅的精神面貌,他再次来到“先遣渡江英雄连”,与战士们一同吃住和训练。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生活体验,李卓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解析每一名战士的内在气质,再用自己的情感表达他们。李卓对每一位战士都非常了解:“崔绍凯是一名三期老兵和老班长,河南周口人,今年27岁。在近10年的军旅生涯中锻造了军人风骨。我将他的形象放在最前面一组,反复打磨,用笔触的堆积来增强雕塑般的塑造感。郭鹏威今年25岁,河南周口人,担任连队一班班长,常年的军事训练使他身体多处受伤,我从他的眼神中体会到军人特有的刚强和坚毅。19岁的奇少辉是义务兵第二年,山西人。我问他如果真的上战场害怕吗?他说好男儿就应战死沙场。质朴而坚定的回答令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因此,在他的形象塑造上更多注重质朴坚毅性格的描写。”鲜活形象的塑造使作品的视觉叙事更为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