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书这300年

辽宁日报 2021年09月27日

曲 宏

古今中外有各种各样的书,其中各类历史的书籍浩如烟海。而《书籍的历史》不仅记录了印刷书令人震撼的历史,还聚焦了人类文明进步的串串脚印。此书以年鉴学派的历史观来探讨印刷书300多年(1450年到1800年)的前行足迹。透过书籍史,我们洞悉到书籍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众所周知,书籍的流通与印刷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印刷术开启了书籍印制的新方式,赋予了书籍“无与伦比的渗透能力和扩散能力”,使思想变得奔放,并得以更广泛地传播,让印刷书和整个世界有了血肉联系,有了温度和厚度。《书籍的历史》内容跨度很大,从手抄本到印刷书,涉及经济、文化、科技、绘画、文学、地理、历史等学科,包括纸张、印刷技术、书籍外观、书籍的商品身份、印刷的生产方式、书籍的环境地理等方面内容。从欧洲最早的羊皮纸、中国的龟甲和兽骨、木片、竹片和丝帛到纸张的出现过程以及原因,从金属浇铸的活字、油墨到印刷机。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仅是印刷书的生命史,还是由印刷术汇聚的欧洲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交汇史,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

“一个史料就是一个见证人,而且像大多数见证人一样,只有人们开始向它提出问题,它才会开口说话。”此书整体架构的最大特点是问题引领,每一章都设计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进一步解释分析。为何最初的印刷书于15世纪中叶出现在欧洲?古腾堡及其同时代的研究者们如何克服了印刷书制作过程中的困难?此书将史书以叙述为主转为分析为重,借助史料研究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内容就不仅仅局限于历史学,而是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实现跨学科合作。探讨书籍外观变化的方向,需要了解那个时代绘画的艺术潮流、思想潮流和社会潮流。欧洲早期的印刷书插画都是带有明显的日耳曼风格的插画,因为雕版工业繁荣的德国很早就用木雕版给书籍印插画,莱茵河地区的印刷工散布欧洲各地,用的就是刻好的雕版或自己新刻的雕版。印刷法国第一本插画书的就是德国印刷商,印制该书插画的木雕版在德国科隆使用过。此外,布鲁塞尔、鲁汶、豪达等地的插画也借鉴科隆雕刻师的风格。英国、西班牙的插画书都有德国插画的影子。但后来意大利罗马、那不勒斯、威尼斯的雕刻师受到壁画影响,汲取了意大利艺术的风格营养,于是有了自己的插画画派。欧洲各国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插画风格。

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这是本书的着力点,也是一大特色。作者为此单独设立了一章“书籍地理学”,同时,这种理念也体现在书中许多地方。1450年到1460年间,早期印刷工业的摇篮美因茨几个作坊的一小群人掌握复杂而棘手的印刷术秘密。最早一批印刷商从美因茨和莱茵河出发前往欧洲各地,走这条路的,还有他们的学生及其追随者。有两张图,一张是从1471年之前、1474年至1481年的印刷术传播图,一张是1481年之前、1481年至1500年印刷术传播图。欧洲各国印刷业的发展得益于欧洲的地理环境。广袤的欧洲大地是商业之地,有大书商、印刷商和装订商,还有印刷技术,有哥特字体、罗马字体、阿尔德字体、希腊字体等,有许多印刷作坊,还有富有却有良好教养的有产者群体。这就是15世纪末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所有国家的原因。

《书籍的历史》不仅从地理学角度研究书籍史,也从社会心态和精神面貌的视角来研究书籍史。作者紧紧抓住不同时代的社会心态来探究印刷业的起伏原因。从16世纪到17世纪,经营印刷坊的人通常是老印刷师傅,他们的帮手只有他们的儿子,甚至他们的妻子和女儿。他们一般在自己作坊附近开书店,如果利润足够,还会当出版商。有时也会跟书商合作,共担风险。书商往往被归入城市中产阶级,他们的子女和财富相当的商人孩子结婚;更富有的书商则跟金银匠家族、服饰用品商、蜡烛商、酒商联姻。印刷商和书商靠书籍谋生,生活中接触文人、学者较多,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像对生意一样感兴趣。16世纪是欧洲文化复兴的时代,某些作品已经有了广泛的读者群,印刷术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经典作品。当时希望建图书馆的人也在增多,大批学者和作家以校对者身份在出版商那里工作,许多人后来就成了出版商和书商。许多书商自家作坊有明显人文化的倾向:侧重出版经典作家作品。但是在16世纪末,却出现了经济危机,书商和出版商精神面貌又有所改变,他们关心的不再是如何服务思想界,而是如何出版能够卖出去的书籍。一直到了17世纪末,尤其是18世纪,涌现了大量推动新思想传播的记者和作家,随之,记者印刷商、哲学家书商开始涌现。

通过回溯15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最后几十年间共300多年的书籍发展过程,作者剖析其中的文化行为及其产生的深刻影响:正是书籍的发展,带来了新思想的传播。所以,印刷书是观察人类历史的一个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更辽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