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以创新为动力坚持内涵式发展——

写好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师范大学“奋进之笔”

辽宁日报 2021年09月25日

沈阳师范大学内的孔子雕像。

沈阳师范大学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

沈阳师范大学2020年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现场。

今年,沈阳师范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本版图片为资料片

本报记者 杨 竞

核心 提示

翻开沈阳师范大学70年校史,“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沈师精神跃然而出。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最早创办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70年来,沈阳师范大学筚路蓝缕、勤耕办学,刚毅自强、追求卓越,几代沈师人满怀教书育人、教育兴国的赤子初心,创新实干、砥砺奋进,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征程中昂首迈进。

七秩弦歌不辍 砥砺教育初心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东北地区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紧缺的局面,1951年5月21日,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在沈阳成立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9月,东北教育学院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1965年,学校响应国家号召搬迁至朝阳山区办学,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学校搬迁回沈阳,并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

世纪之交,学校审时度势,更新办学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坚持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相结合,运用级差地租原理,成功建设新校园,从根本上突破了学校发展空间瓶颈。这种异地资产置换的模式,开启了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篇章。1996年至2005年期间,辽宁省艺术幼儿师范学校、辽宁省粮食学校、辽宁省艺术学校、沈阳市纺织轻工工业学校相继并入、托管,进一步拓展了学科发展领域。学校适时转变发展战略重心,实现从外延扩展向内涵建设的重大转变,并通过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凝练办学特色,探索出一条地方师范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新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立足辽沈大地办教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加快内涵发展建设为主线,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擦亮教师教育品牌,服务基础教育能力与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批省内一流的支柱性学科专业,建设了一批全国一流的标志性学科专业,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得到不断加强,优势特色鲜明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办学目标稳步推进,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内涵发展

七秩耕耘,硕果满枝。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沈阳师范大学跃升105位,挺进全国200强。振奋人心的发展成就得益于学校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沈阳师范大学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和强大精神动力。坚决落实“两个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校领导坚持深入基层调研、联系师生,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和责任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并完善了党委全委会议事规则、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基层单位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进一步提高学校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议事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配比达到100%,党务工作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学校党委荣获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多个党组织受到省级以上表彰,荣获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3个,辽宁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称号3个、“样板支部”称号8个。

党建领航,思政铸魂。沈阳师范大学坚持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理想信念领航工程”,创新开展“学思践悟云讲堂”“党委常委讲授开学第一课”等教育活动,逐步建立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学校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四化四悟”的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获评首批辽宁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配优建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组织员等思政工作队伍,引领教师立足岗位担当奉献,多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思政课教学能手”“辽宁最美教师”“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聚焦育人主业 优化人才培养

沈阳师范大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取得新突破。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内外兼顾、引育并重,健全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构建“引育留用”四位一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格局,集聚了一批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师资,人才“蓄水池”日益丰盈,人才“朋友圈”不断扩大,人才“驱动力”竞相迸发,为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强大动能。近年来,学校引育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长江学者”客座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院长但菲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实现了学校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零的突破。目前,学校有国家级人才22人,辽宁省优秀专家、省“兴辽英才”等省级人才近百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1个。

学校持续创新专业建设理念,对标国家专业建设标准,探索专业内涵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新思路,从“创优、扶强、扶特”到“支柱型、标志型”专业建设,再到打造“一流专业”,一系列专业建设“组合拳”打出了学校专业建设新局面。在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一流课程遴选中,学校累计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6门课程入选国家级“金课”,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充分显示了学校在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的实力。学校认真做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英语等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学校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性办学优势和特色,聚焦教师教育主业,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通过实施“三免”“选课与转专业双放开”“教师约请(挂牌)上课”“学业与职业零距离对接”等举措,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学校不断打造教师教育特色,构建了“四年一贯”的课程体系和“四习”结合的一体化教育实践模式。今年,学校又建成集师德涵育、智慧教学、环境调节及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现已投入使用。作为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学校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和创业孵化园,建成8000余平方米的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的高度肯定。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凝练特色为主线,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实施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发表高水平论文、省优秀论文数量持续增加,考博率以及就业率、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荣获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首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案例教学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省级研究生类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强化科研攻关 助力振兴发展

学校立足国家和辽宁省重大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提质增量扩面,逐步形成了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高质量学术创新体系。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坚持分类建设与重点培育相结合,建立“绩效导向、争创一流”的资源配置机制,确定“3+2+1”一流学科建设总体布局,实施“二级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遴选22个二级特色学科进行重点建设,聚力打造了具备冲击全国、区域一流潜力的学科群,特色学科优势更加突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在2019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教育学学科位居全国第25位,连续三年位居同学科辽宁第一;法学学科位居全国第39位,位居同学科辽宁第一。

学校坚持高端引领,以学科建设推动科学研究,科研创新成果持续突破。教育学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层次,今年获批全国教科规划课题10项,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东北高校第一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建有以“长江学者”赵震为带头人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在“柴油车尾气后处理技术”研究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学科现建有“一带一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辽宁省重大科技平台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法学学科由著名法学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霍存福担任学科带头人,学科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实现了重点项目的突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创办最早的中文学科之一,汇聚了孟繁华、贺绍俊、季红真等著名文学评论家,获鲁迅文学奖2项,获辽宁省哲社成果奖(政府奖)一等奖3项。生物学学科由著名古植物学家孙革、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徐星领衔,先后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余项,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7篇,在2021中国大学CNS论文排名中位居辽宁第一位、全国第29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省重点培育学科,柔性引进清华大学肖贵清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在“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15篇,获得省哲社奖6项。

学校坚持以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强化攻关意识,深化校地战略合作,打造校企合作品牌,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化学化工、粮食储运、食品挤压技术等领域产出一批高显示度成果,签订产学研横向科研课题136项,入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百强单位。学校新型高端智库建设成果显著,与省人大、省检察院等合作建立高端智库平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入选中国智库索引。多项资政建议获得国家、省、市领导批示。学校充分发挥艺术学科优势,开展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为区域文化繁荣作出重要贡献。依托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采用“基地+平台”方式,建设面向社会开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学知识普及平台,开馆十余年来,共接待参观者200余万人次。学校坚决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分四批选派45人次驻乡村干部,决胜脱贫攻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塑造文化品牌 厚积人文底蕴

学校人文学科底蕴深厚,艺术学科门类齐全,文化育人资源丰富,多年来不断打造文化品牌。三大标志性校园文化品牌深入人心,“荣耀师大”学生招待会以校之名记忆青春与荣耀,引领青年学子奋力前行;新年音乐会借助高雅艺术滋养心灵、陶冶情操,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戏曲晚会展示戏曲传统魅力与创新发展成果,担当文化传承使命。学校艺术学科优势不断彰显,汇聚一批艺术名家名角,实现了小学、中学、本科和研究生全学段的京剧表演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京剧)落户学校。学校排演清唱剧《雷锋》《梨树花开》《辽宁英模颂》等精品剧目,引领文化育人主旋律,润物无声、成风化人。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读书文化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社团文化节涵育人文、浸润学子。学校先后两次荣获省“文明校园”称号,并连续多年荣获沈阳市“书香校园”称号。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亮点纷呈。春花秋叶、夏荷冬雪,校园自然景观美不胜收,与“一像一赋”“两馆三园”“四水五石”构成的校园文化景观交相辉映、美美与共,绘就出一幅大气恢宏、绚丽多彩的沈师画卷。2020年,沈阳师范大学荣获首批辽宁省“最美校园”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深入实施教育国际化工程,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的一流人才,先后与32个国家(地区)的158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互派师生开展教育、文化交流。与美国福特海斯州立大学合作创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爱尔兰都柏林商学院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分析与大数据)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多个国家和地区高校联合培养博士;全力推动孔子学院建设,在约旦、黎巴嫩、乌克兰建有3所孔子学院,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与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留学沈师”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吸引诸多国际优质生源,留学生规模突破千人大关,校园里充满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和温暖。留学生人才培养成果丰硕,美国留学生黄小猫荣获全球汉语大会季军,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面对面”等栏目报道。

知来路,不忘初心;明前路,铿锵迈进。今年,沈阳师范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站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新起点上,沈阳师范大学信念如磐、登高望远,擘画未来、豪情满怀。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奋力推进“六大突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争创特色一流为核心,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打造一批全国一流的支柱性、标志性学科专业,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