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惠更多 民心更暖

——辽阳县创新载体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侧记
辽宁日报 2021年09月24日

环卫工人用辛勤劳动扮靓城市。(辽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毕 超 本报记者 郑有胜

核心提示

“红鲜椒庭院种植项目特别好,让俺们在家就能挣钱。” 看着房前屋后一片片由绿转红的红鲜椒,辽阳县河栏镇玉石村村民常秀艳高兴地说。辽阳县妇联免费提供红鲜椒秧苗,协调技术人员上门指导,与农事企业签订收购协议,帮助玉石村等13个村201户村民发展庭院经济,让农村妇女在家里致富。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辽阳县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抓手,积极创新载体,不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全县累计为群众办实事突破1万件,让群众切实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聚焦“6个重点” 集中力量办实事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辽阳县聚焦“为群众排忧解难”“为企业和群众服务”“加快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帮扶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增强广大群众文明意识、法制意识、安全意识”6个重点方面,为企业和群众解难题。

为了让企业方便办事,辽阳县成立了建设项目指挥中心,建立了微信服务平台和项目指挥系统,优化再造审批服务流程,缩减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实行全程“店小二”式服务。投资1亿元的辽阳同鑫环保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了3周时间,投资企业连连点赞。唐马寨镇康明村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着力点,在主街路上投放了110组垃圾分类桶,在每户村民家门口张贴生活垃圾分类的指导牌,摆放三个颜色不同、高低不等的垃圾分类回收桶,指导村民每天进行垃圾清理和分类处理,村容村貌得到了大幅提升。

落实“5个一批”

为民办事重长效

为群众办实事不搞“一阵风”,坚持“连续剧”。县里把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建设一批民生工程、落实一批惠民政策、建立一批长效机制“5个一批”作为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要求,让干部们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

为了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甜水乡水泉村把修路作为“第一件实事”,成立了由50多名村民组成的修路义工队,维修拓宽村路,除去了水泉村老百姓的一块“心病”。隆昌镇郭家村三户村民因邻里纠纷失和多年,当地司法所干部先后4次上门调解,终于化解了困扰三家多年的矛盾。

建立“3张清单”

明细管理促落实

辽阳县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引导性项目清单》,列举出100条实事案例,积极帮党员干部找办实事的切入点。县里坚持以上率下,建立了《县级班子成员“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项目清单》,对县领导牵头领办的重点民生实事实行项目化管理。各单位把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明确解决措施、责任人员、完成时限,确保实事办“实”。

刘二堡镇前杜村把“提升草莓产业收益、做强乡村旅游”作为办事清单上的“1号实事”,大力发展最新品种优质草莓,聘请国内知名专家讲授新型种植技术,村民的草莓收益增加近三成。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8月2日,前杜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成为“国字号”旅游目的地。

办好“1件实事”

志愿服务暖人心

辽阳县还把全县两万名党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主力军,号召每名党员至少为群众办1件实事,使“我为群众办实事”体现在点滴小事和日常工作当中,让群众感受到来自身边的温暖。

县人大机关党员干部集资1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付佳、王洋(化名)上大学,县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利用周末时间到农村动员群众接种疫苗5000多剂,八会镇榆树村党员徐维斌组织37名爱心人士义务献血10200毫升,寒岭镇孤家子村党员王守伟自掏腰包800多元帮91岁的老军人米玉玺看病,下达河乡党员刘金良定期到敬老院帮老人理发洗澡……一件件实事办到了老百姓家门口、心坎上,获得了群众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