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培育 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辽宁日报 2021年09月16日

刘 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既是对青年一代的殷殷嘱托,更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提出的时代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当前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战略任务。新的征程上,高校应教育引导青年一代胸怀“两个大局”,坚定“四个自信”,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让青年一代在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出彩、绽放人生精彩。

教育引导青年爱党爱国、坚定信仰。高校应深度挖掘新时代伟大实践中的育人资源,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有效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让青年一代在润物无声的思想引领中厚植家国情怀,传承优良传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同时,引导青年在伟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形成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认同,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引导青年锤炼品德、提高修养。青年一代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最需要人生导师的正确引导和精心栽培。高校教师有责任成为青年学子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人,高校应始终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高校教学之中,体现在高校日常管理之中。创新教育管理的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思政+专业”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乐教善教、潜心育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使青年一代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继承好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好社会主义道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教育引导青年勇于创新、敢为人先。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先生。高校教师应正确引导青年一代深刻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把握时代潮流,适应国家需要,有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锐气,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提升自我、勇于创新创造、善于挖掘潜力,勇做走在时代前沿的弄潮儿,努力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教育引导青年真学实干、脚踏实地。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大熔炉,应坚持实践第一、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青年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在实践锻炼中积累智慧、在社会熔炉中锻造品格、在搏击风浪中增长才干,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实现知、情、意、行有机统一。有效缩短“教和学”“学和用”之间的距离,不断提高青年一代的自身素质和干事创业能力,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充分练就学习、工作、生活本领,让青年一代真正做到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身体力行,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好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作用,教育引导青年一代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作为人生追求,以实际行动兑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努力通过实践锤炼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