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海城小孤山仙人洞出土的骨针。
鸽子洞人生活想象图。
鸽子洞遗址发现数量最多的是羚羊化石,而且骨骼不完整,被火烧过,说明羊肉是鸽子洞人的重要肉食来源。
本报记者 郭 平 文并摄
提要
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距今五万至七万年的朝阳鸽子洞旧石器文化遗址,陆续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证实,鸽子洞人很可能是北京猿人的后代,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加工兽皮的技术。更重要的是,鸽子洞人生活在末次冰期,他们以羊肉为食,顽强地度过了冰期,向北美、北极地区发展。这一发现,补齐了人类进化上最重要的一环,驳斥了人类“非洲起源”假说。
活着:吃着羊肉熬过寒冷冰期
鸽子洞旧石器文化遗址是一处天然洞穴,位于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汤山南侧大凌河边第二级悬壁上,因常年有成群的鸽子居住而得名。
1965年秋天,考古学家孙守道和工作人员陈瑞峰来到鸽子洞,在这里,他们发现了石制品和动物化石。鸽子洞由此作为辽宁省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载入历史。在后续发掘中,出土石制品280余件,哺乳动物化石20多种,还有十分丰富的用火遗迹。
记者在现场看到,鸽子洞结构非常复杂,包含有若干个小洞室。据喀左县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侯申光介绍,鸽子洞人生活时期,洞口高出河床5米左右,并不像现在这样高出河床30多米,也就是说,鸽子洞人出入这里比较方便。
考古人员在鸽子洞发现了岩羊角化石和羚羊骨化石,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岩羊化石,也是岩羊分布最东边的例子。需要指出的是,岩羊是一种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玉冰告诉记者:“有人将鸽子洞人称为猎羚羊人,是因为羚羊化石是鸽子洞发现数量最多的动物化石,但没有完整的骨骼。许多骨骼上有人工砍砸的痕迹,不少碎骨发现于灰烬层中。所有这些表明,羚羊是鸽子洞人的重要肉食来源。”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社会服务部主任、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旧石器文化研究的李霞介绍说,鸽子洞遗址发现的古动物群多数为北方地区耐寒耐干旱动物。同时,洞壁较为光滑,没有代表温暖气候的堆积物,这些现象表明,鸽子洞人生活时期气候明显比今天寒冷、干燥。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傅仁义经过多年研究,精准地推测鸽子洞遗址的年代为距今5万至7万年。
李霞对记者说,这一时期地球环境进入末次冰河时期,北半球被大面积冰川覆盖,环境的剧变必然引起物种的变化。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古人类不但熬过了寒冷的冰期,而且呈现出来的多样性在人类演化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人类进化过程提供了新的不可辩驳的证据。
工具:制作刮削器加工兽皮
华玉冰告诉记者,从工具上看,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可以分成南北两个大区,在两个大区内又各自分成不同的亚区,东北区与华北区存在着密切联系。
具体讲,华北区至少可以分出两个技术风格不同的文化传统,一个是以大型石器为特征,以陕西蓝田、山西丁村等地点为代表,两面加工的石器占有显著地位,石器的基本类型有砍斫器、三棱大尖刃器、石球、手斧等。另一个是以小型石器为特征,以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第十五地点、陕西大荔人遗址、山西许家窑遗址等为代表,石器主要是单面加工成的,主要有刮削器、尖刃器、雕刻器和砍斫器等,其中刮削器样式丰富,数量也最多。
我省四个旧石器时代遗址中,距今50万年的本溪庙后山人石器类型、打制方法属于华北大石器传统;距今25万年、旧石器时代早期金牛山人石制品类型、加工方式都与华北区小石器文化传统的北京人相似,表明二者之间有一定关系;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鸽子洞人,无论是石器制作技术、类型还是石器大小都与北京人遗址和周口店第十五地点相似,鸽子洞人很可能是北京猿人向东北发展的一支;距今2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海城仙人洞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如数量丰富的骨角制品和装饰品等,同时与华北区小石器的石器文化有较多的共同之处。
鸽子洞遗址出土280多件石制工具,有相当一部分石片的台面上有纵脊,这是人工修理的结果,这种技术看似简单,但在旧石器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难得的是,这些石器主体是刮削器,又以单凹刃者最多,这在同时期遗址中比较罕见。据模拟实验和微痕分析,这种石器非常适用于加工木器,说明鸽子洞人可能广泛使用木器,只是木器易于腐烂没能保存下来。
鸽子洞人使用的端刃刮削器加工更精致。这些石器刃缘较匀称,刃口较钝,是当时人类加工兽皮的工具。众所周知,带有油脂的新鲜兽皮晾干后发硬,无法穿着,因此必须对皮子进行加工。最初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用厚钝的带圆端刃的石器反复刮去皮上附着的油脂使其变软。由此可知,鸽子洞人已懂得加工兽皮并用来抵御严寒了。
鸽子洞人这种裹着动物皮毛御寒的发明被后世的海城小孤山人发扬光大。考古人员在小孤山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缝制工具——骨针。这枚骨针用动物肢骨制成,通体磨光,形状与现代缝纫用的钢针差别不大,只是体积略大,骨针针眼边缘光滑,显然经常使用,反映了小孤山人已经开始把兽皮加工成皮衣。
皮衣不但可以抵御严寒,更让古人类走得更远。
迁移:人类起源路线图更加清晰
继鸽子洞遗址之后,我省陆续发现了营口金牛山、本溪庙后山、海城小孤山3个旧石器文化遗址,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于辽宁地区古人类活动情况的认知,进而引发了对中国、亚洲乃至美洲人类起源的思考。
在考古学家看来,鸽子洞人是一个关系到亚洲地区古人类文化能否接续的大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现代人的起源。
此前,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距今6万年左右的冰期,古东亚大陆人灭绝了,此后,非洲人开始进入东亚大陆,成为现代人的祖先。
李霞指出:“在这个时期横空出世的鸽子洞人,在研究亚洲古人类文化赓续问题上,填补了重要的缺环。”也就是说,鸽子洞人的存在彻底否定了东亚古人类在冰期灭绝的假说。
为此,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通过石器对比和人种学角度研究得出结论:东亚大陆人度过了冰期,走向北美。他们画出人类起源发展的一个路线图:中国、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东北亚、北美,而辽河流域是从中原通往上述地区的必经之路。
那么,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之间,东北亚和北美之间均隔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是怎么完成迁移的呢?
原来,在距今7万至1万年的最后一次冰期,是人类历史上的大扩张时期。终年不化的冰雪形成了覆盖在地表的冰川,海平面下降100多米,这样致使亚洲北部和北美之间的白令海峡,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之间形成了陆桥,古人类就是沿着这些陆桥到达目的地。一些古人向北继续迁移并最后定居在北极地区,形成了今天的爱斯基摩人祖先,而原来留在本地的古人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蒙古人种。
金牛山人、鸽子洞人和小孤山人,这些辽河流域孕育出的远古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野蛮岁月后,最终告别蒙昧,走向文明。在冰河时代的辽西,正是这些顽强、聪明的羚羊猎人的坚守,才为后人留下了这处东北地区唯一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填补了人类演进过程中缺失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