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发挥“红色引擎”作用激发非公企业创新活力

辽宁日报 2021年09月09日

本报记者 王云峰

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高档数控机床自主化率最高的企业。公司总经理、党员陈虎博士带领党员团队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先后攻克五轴高档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等技术难题,建成了行业瞩目的完整数控技术链和产业链。

“我们公司有个好党支部,引导企业深植家国情怀。公司近三年投入1.2亿元研发经费,党员团队合力攻坚,突破了一批制约我国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多项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地位,较好解决了‘卡脖子’问题。”9月4日,陈虎对记者说。

近年来,我省深入推动非公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组织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结合企业实际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带动职工群众立足本职岗位强化科技创新,着力解决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转型升级,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不断迸发,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指导和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切实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教育引导企业出资人和职工群众牢牢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在企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广泛营造重视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创造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沈阳隆基电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推动公司实施“技术领先、品质精良、担当重任、永站排头”科技领军计划,制定研发项目奖励制度,对在解决重点科技创新难题中表现突出的职工优先培养入党。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党委注重弘扬工匠精神,每年在企业开展“孔雀之星”荣誉称号评比,对各专业领域涌现出技艺精湛、绩效卓越、职业品德高尚的优秀员工,授予“孔雀之星”荣誉称号并予以表彰。

引导非公企业重视人才投入,建立党组织联系服务培养人才机制。我省在非公企业中推动实施“双向培养”,努力把党员培养成技术创新人才、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成党员,组织动员党员职工群众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技术攻关等活动,促进党员队伍与人才队伍素质同步提升,帮助企业“强筋壮骨”、练好发展“内功”。聚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将凝聚各类人才作为工作重点,深入落实“钢都英才计划”和“人才新政36条”等人才政策,先后助力引进海内外人才40余名。每年投入10万元用于人才培训工作,通过优化知识结构、掌握专项技能,改进工艺项目12项,每项至少提升生产效率3个百分点。公司党员技术骨干、牛作琴,带领团队创造出的世界上体积最小纸币清分机,荣获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辽宁省优秀新产品奖励一等奖。

发挥党员骨干作用,瞄准“卡脖子”问题,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福鞍控股有限公司党委组织开展共产党员先锋工程,建立153个党员责任区、先锋岗,2个党员攻关队,参与大型水电站、重型火力发电站、重型矿用卡车等领域铸件技术项目革新,获得发明、实用新型技术等国家专利68项。大连斯频德环境设备有限公司党支部推动党员团队在企业技术研发和科研创新中主动担纲,开展产学研联合开发,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第四家获得FM认证的冷却塔企业。近三年来,企业实现订货额增长70%,销售收入增长40%,营业利润增长近80%。

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协助企业在重大项目、重要技术攻关中组建“红色突击队”、项目攻坚组等,发挥党员骨干作用,瞄准“卡脖子”问题,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党的工作优势正源源不断转化为非公企业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