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群并不是一个文学社团,它没有明确的成立时间。换言之,这个出现于上世纪30年代、由东北作家组成的群体是文学后人在回望历史时的总结与提炼。
“相较于同时代的作家群体,东北作家群的特征之一即是‘流亡’。”多年专注研究东北作家群的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文艺评论家白长青这样说。
如果说在漫长的古代历史发展中,多种文化交织之下的东北人的性格底色得到了确认,那么,近现代历史的纷争与战火则加速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演进,催生了带有浓郁东北地域特色的群体——东北作家群的出现。在这个时间轴中,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具有节点意义。
上世纪30年代,在东北这块特殊的地域上,几种来自不同方向、分属不同类型的文化互相撞击、互相融合。在其接合部上,形成了一种文化交叉点。它向不同方向扩延的结果,就诞生了一块新的亚文学出生的区域。坚持现实主义思潮的进步文学青年的成长,又为东北作家群的问世准备下了人才这一因素。
他们目睹了生于兹、长于兹的美丽家园在敌人的炮火与烧杀抢掠的摧残中成为了人间地狱,听到了东北民众在侵略者铁蹄下的呻吟与求助。这样的际遇,让他们的笔触深入东北广袤的黑土地里,文字中流露出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
东北作家群的作家们在远离故土的异地他乡翘望故乡,用饱含着热血与泪水的笔墨,书写着东北的山峦沟壑、荒漠莽林,以及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的东北民众,在一路的颠沛流离与饱经风霜中,在文字中实现了精神返乡。
他们用文字观照着故乡,也观照着自己曾经美好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