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集团博物馆内展出的老一号高炉。
顾海洲 东北大学博士生。
人物简介 张志元 东北大学教授、东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省政府奖)2项。
张志元 顾海洲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特别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航空航海等产业,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作为新中国最早建设起来的现代工业基地,辽宁多年来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和技术装备,输送了大批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在推进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奠基地的作用。
奋楫笃行:辽宁为新中国工业奠定基业具有必然性
辽宁是最早获得解放的地区之一,在解放战争时期,辽宁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发展生产、支援全国解放。1945年成立的东北局军事工业部,首要任务就是接收辽宁省的工业,动员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改建工厂,以保障军需民用。1948年增设东北工业部之后,辽宁省工业生产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有计划地快速发展,为新中国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新中国工业起始于解放战争时期辽宁工业的恢复发展。辽宁工业恢复在时间上早于全国并成为全国范本,这是辽宁为新中国工业奠定基业的重要依据。
新中国成立之初,辽宁不仅是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也是抗美援朝的总后方基地。“一五”时期,全国17%的原煤、27%的发电、60%的钢产自辽宁,辽宁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装备。1949年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辽宁率先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基本确立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并通过不断调整工业发展结构,形成以沈阳、大连、鞍山、抚顺为中心的区域工业布局雏形,工业生产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1952年,辽宁省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46.9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工业品产量也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高,占比大幅增长,奠定了辽宁工业大省的地位。
“一五”时期,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70.3亿元,在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主导下,凭借独特的工业优势,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基之战”的156个工业项目,有24个落户辽宁。这些重点工程不但使辽宁的工业生产能力大为提高、工业布局趋于合理,而且为新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基础。辽宁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于1956年提前完成。1957年,辽宁省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96.7亿元,较1952年增长1.06倍,基本形成以冶金、机械、化工、石油、煤炭、电力、建材等工业为主体,技术设备先进,布局合理的现代工业基地。
“一五”时期,辽宁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改建和新建了一大批国有骨干企业,基本形成一个以向全国提供原材料和机电设备为主的重工业基地。1953年至1957年,辽宁省累计上缴中央财政资金143.9亿元,钢材、有色金属、水泥、石油炼成品调出量均占同期总产量的50%,支援大批新型机床、冶金和矿山设备、轧钢设备、化工设备和发电设备,输送技术干部、工人和管理干部80321人,特别是在原有基础上培育出一批先进的工业制造产业,为我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炉钢水”“第一枚国徽”“第一代喷气式歼击机”“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艘航母”……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辽宁创造出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从贡献上看,辽宁曾撑起全国工业的“半壁江山”,取得世所罕见的工业奇迹,成为共和国工业奠基地。
砥砺前行:辽宁夯实共和国工业发展的基础
除了产业优势,辽宁还拥有独特的宝贵财富:技术工人。新中国成立前后,刚从战乱中解放出来的辽宁工人阶级,勇敢地承担起了工厂复工的任务。到1952年末,辽宁共有工业职工95万人,占全国总量的17.82%。从20世纪50年代部分工厂北迁,到六七十年代支援“三线”建设,辽宁对全国多个地区、多个工业行业进行无私援建。据统计,1950年至1989年,仅沈阳一地向全国输送的中高级人才就达40万人。
1958年至1965年,虽然出现了曲折和不利因素,但是在党和国家对辽宁工业建设加大投入的前提下,辽宁工业生产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国民经济处于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辽宁的工业企业创造了118项全国“第一”,挺起了共和国工业的脊梁。例如,1958年5月6日,大连造船厂建造第一艘5000吨沿海货轮;1963年9月23日,沈阳松陵机械厂研制成功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歼6;1965年12月25日,鞍山铁塔厂制造第一台40吨塔式起重机……1961年至1965年,辽宁省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指导方针,压缩工业基本建设规模,缩短工业基本建设战线,关、停、并、转部分工业企业。就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在全国的地位而言,这一时期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乃至自产生以来辽宁工业的鼎盛时期,夯实了辽宁成为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的历史性基础。
1978年,辽宁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55.2亿元,工业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总量位居全国第二。重点支柱产业建设成效明显,重点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在此期间许多产品的开发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甚至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初心如磐:辽宁始终不渝的使命担当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伴随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辽宁工业发展也进入重大转轨期。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辽宁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出现竞争地位下滑。20世纪90年代后期“共和国工业长子”迎难而上,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形势下,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辽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工业经济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进入了振兴发展的轨道,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目标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辽宁振兴、牵挂辽宁发展、心系辽宁人民,9年多的时间里,多次对东北振兴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六项重点工作”等要求,为辽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工业是辽宁的命脉,辽宁振兴,首先是工业振兴。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给出良方: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辽宁是工业大省,要激活传统工业活力,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优势产业转型,助力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全力推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目前,辽宁省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具数字化率已达到75%和51.8%,有助于充分发挥辽宁的科技资源优势。
开启新征程,适应“深度工业化”趋势,要围绕产业链韧性、供应链弹性和价值链增值性,充分发挥辽宁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突出、应用场景丰裕的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努力构建全球先进制造中心。尤其要在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半导体材料和芯片、工业基础软件等“卡脖子”技术领域加快实现突破,推进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数字赋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实施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开发一批重大创新产品,实现引领型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持续发挥辽宁作为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的战略支撑作用,展现新时代辽宁的新担当新作为。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L19WTA01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