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占祥: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到农民家

辽宁日报 2021年09月01日

本报记者 刘 放

“农业科研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要针对农业生产的具体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省农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占祥不断告诫自己,搞科研要接地气,要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多年来,他带领团队磨炼出脚踏实地的学风作风,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家里。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我一直深爱着这片土地,并为之奋斗。”孙占祥感慨道。采访中,孙占祥对农业生产方面的谚语张口就来,对旱地农业技术如数家珍,对旱地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区划、黑土地保护和利用有许多思考……这些无不彰显他在旱地农业科研方面的深厚造诣。

“小时候,家庭十分困难,能吃顿饱饭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高考时,我的想法就是报考农业高校,学习更多的农业知识,为让更多人吃饱饭尽一份力。”1985年,孙占祥怀揣理想考入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1989年大学毕业后保研,他选择到沈阳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后分配到辽宁省农科院工作。

近30年的科研,孙占祥在旱地耕作制度、旱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研究成果显著,实现了年少时的理想。“种植制度优化调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举措。我们建立东北地区作物适宜种植区的评价方法,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真正服务于农民增产增收。”孙占祥说。截至目前,孙占祥的研究成果累计应用面积超过1亿亩,创造经济效益超百亿元,为东北地区玉米、花生、杂粮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目前,孙占祥带领团队正积极致力于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研究。“要让基层农技人员、合作社主要成员、农户,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种植习惯。”孙占祥介绍,播种前不清理秸秆、不耕整土地,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一次性完成苗带秸秆清理、施肥、播种及覆土镇压作业,实现了防风固土、保墒抑蒸、固碳减排、节本增效、稳产增产等目标。“新的种植习惯将提高东北黑土地耕地质量、粮食产能,利于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利用,为碳达峰、碳中和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孙占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