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摇篮”奠基业 振兴发展谱新篇

——“聚焦红色辽宁 赓续精神血脉”系列报道之五
辽宁日报 2021年08月28日

本报记者 孙大卫

沈阳,铁西,中国工业博物馆。

走进这里,仿佛推开了尘封的历史之门,穿越到那个“火红年代”。

第一炉钢、第一架歼击机、第一台自主研发的通用型普通车床……这里记录着辽宁创造的新中国工业史上1000多个第一。

孟泰工作法、马恒昌小组……这里讲述着从辽宁摸索出来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先进技术。

全国第一张境外上市的股票、全国率先试点资产承包责任书、全国第一“破”……这里张贴着辽宁在市场大潮中敢闯敢试的创新实践。

辽宁被誉为“共和国工业长子”“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公认的中国工业奠基地之一。

从时间看,辽宁工业恢复早于全国,并成为全国范本。

1948年11月,党中央决定,解放后的辽宁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军工生产,为支援全国解放提供保障。

恢复工业生产,首先遇到的困难是缺乏机械零件和各种器材。许多百姓把存入自家的、生产急需的器材和零件,主动无偿献给工厂,在各地掀起了“纳献器材”的热潮。

仅3个月,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阜新、辽阳6个城市和沈阳铁路局的职工们就献交了器材87万余件。

那段时光,厂子就是工人们的家。

在辽宁省统计局编写的《辽宁奋进四十年》中,清晰地记述:1949年,辽宁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的8.51%,到了1952年占全国比重达12.7%,共拥有工业企业10690户。

从贡献看,辽宁曾撑起全国工业体系的“半壁江山”。

“一五”计划时期,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基之战”的156个工业项目,有24个落户辽宁,这里为新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立下卓越功勋。

1952年,全国15.4%的电力、16.1%的煤、59.6%的铁、70.1%的钢、70%的硫酸、78.1%的硝酸、39.1%的水泥、8.3%的棉纱、10.5%的纸,都来自辽宁。

当时,辽宁一家企业的“三大工程”建设,竟时刻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

1953年12月,毛泽东同志给鞍钢“三大工程”开工典礼致贺信:“鞍山无缝钢管厂、鞍山大型轧钢厂、鞍山第七号高炉的提前完成建设工程并开始生产,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鞍钢成为全国第一个大型钢铁基地。

钢铁为工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那段时间全国生产不了的机械零件、铸造件,都要送到辽宁来制作。”中国工业博物馆研究室主任王彤介绍。

“当时全国机床工业布局中,有18家机床厂,其中前四个都在辽宁。”王彤表示,在1960年发行的两元纸币正面印着的图案,便是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C620-1通用机床。

不仅机床,第一台大型起重机、第一架歼击机、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第一个世界第五代钻井平台、第一台造纸机……都是辽宁造。(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