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巧元在查看水稻长势。
游巧元和杨秀芹将心血倾注在家庭农场上。
本报记者 刘永安 文并摄
核心提示
游巧元和杨秀芹在上小学时相识。他们从同学变成同事,又从同事成为夫妻,这其中既有同甘共苦的承诺,又有心有灵犀的默契,成为人们眼中琴瑟和鸣的好伴侣。21年前,游巧元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默默守候着自己的农田,用泥土般朴实的姿态对待生活。作为全国种粮大户,游巧元秉持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影响并带动身边的农民走上生态农业之路。
8月22日,游巧元穿着长筒雨靴,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稻田里,拔草、防病虫、水浆管理……这样的忙碌场景,对于68岁的游巧元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必修课”了——他种植的600亩水稻正进入拔节孕穗的关键阶段,管理是否精细,直接关系着一个多月后的收成。
拔了一阵子草,游巧元开始往稻田里头撒玉米粒,螃蟹下个月也要出售了,“现在正是育肥的时候,营养得跟上。”
连续劳作,令他面色通红,满脸渗出细密的汗珠。游巧元说,“人不亏地,地不亏人。看到丰收在望的稻田,闻着稻穗的清香,我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青梅竹马结同心
游巧元出生在盘锦农垦局榆树农场(现为盘锦市大洼区榆树街道),家里兄弟姐妹多,日子过得很紧巴。
游巧元印象最深的童年记忆就是经常饿肚子。当时蔬菜也少,更别说猪肉、鸡蛋了,那是过年才能解解馋的美食。
肚子里的油水少,饿得就特别快。为了能填饱肚子,父母就拿自家口粮大米换玉米。因为1公斤大米可以换1.5公斤玉米。粮食实在不够吃的时候,就拿遍地都是的碱蓬草来充饥。
杨秀芹也出生在榆树农场,两家相距不太远,父母也是起早贪黑在地里劳作的农民。那时候,每家的生活差不多,杨秀芹也一样有挨饿的经历。
很多人羡慕青梅竹马的那种感情,因为两人从小一起长大,知根知底,而最终步入婚姻殿堂的并不多。说起来,游巧元和杨秀芹两人就是青梅竹马。1961年,游巧元8岁,杨秀芹9岁。这年9月,两人一同进入盘锦农垦局榆树农场小学,成为同班同学。
游巧元和杨秀芹的缘分不浅,不仅小学,初中、高中两人也一直在同一个班级。然而,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之间不敢多来往,虽然同学多年,但只是互有好感,没有更深入的交往,更没想到彼此会成为相伴一生的夫妻。
高中毕业后,游巧元和杨秀芹都在榆树农场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接触越来越多,彼此的好感逐渐升温。那个年代,自由恋爱还不盛行。游巧元和杨秀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他们的老师了解到二人的情况后,就顺水推舟牵起了红线。水到渠成,游巧元、杨秀芹开始了正式交往。
“怎么能和游巧元谈对象?他家兄弟姐妹多,负担重,生活很苦,太穷了!”虽然有来自各方的反对意见,但杨秀芹不为所动,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他勤奋、踏实、人品好,头脑灵活很能干,虽然他家里穷,但我们只要努力,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一起长大,彼此知根知底,游巧元早就喜欢上这个“在家里是老大,善良贤惠、做事泼辣”的杨秀芹。
1978年,两人走入婚姻的殿堂。游巧元清楚地记得结婚当天的情景。那天早晨,杨秀芹没用接亲,自己骑着自行车来到游巧元家。结婚也没有什么仪式,就是请亲朋好友吃了一顿饭,宣告“我们结婚了”。
结婚时,游巧元和杨秀芹的全部家当就是两双筷子、两个碗、两套被褥,简单到无法再简单,另外家里还有请客时欠下的外债。“刚结婚的时候,真困难啊,根本没想到会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游巧元说。
比翼双飞齐成长
婚后,游巧元和杨秀芹相互支持,干一行爱一行,经过历练,他们迅速成长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和领头人。他们付出的时间与汗水,变成了一张张奖状和一本本荣誉证书。
杨秀芹在榆树农场砖厂工作时,早来晚走,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游巧元就主动承担起家务,解除了妻子的后顾之忧。有了丈夫的支持,杨秀芹工作更出色,被提拔为砖厂副厂长、厂长。
当时,榆树供销社连年亏损,农场要选聘供销社主任。游巧元认为妻子有能力改变亏损现状,支持她参与竞聘。结果,杨秀芹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竞聘上了供销社主任。
竞聘成功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如何扭亏为盈。此时已调往农行工作的游巧元,利用自己的财务知识,给妻子支了“店组核算”这一招,就是将盈利任务分解给供销社的五金、百货等各个小组,多盈利就多分配。因为改变了分配机制,增加了激励机制,供销社当年就实现了盈利。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推动船行,船扬起风帆。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杨秀芹安心地干事业。此后,杨秀芹的工作又经过几次变动,从大洼供销社系统,调往大洼农村信用社工作。
无论工作怎样变化,但相互支持、彼此尊重的家风没有变。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生活上关心对方,事业上互相扶持。人们常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游巧元和杨秀芹就是以这种相处模式,用夫妻恩爱的力量解决一切问题,并让幸福自然相随。
和睦的家庭能给每一个家庭成员带来温暖,能够相互成就,带来前进的力量,让生活更加美好。游巧元的工作业绩也蒸蒸日上。婚后两年多,游巧元就任职大洼农行城郊营业所所长。
营业所的一项主要业务就是向农民发放贷款,游巧元当上所长后,尽全力帮助农民解决水稻种植所缺的资金。春耕时节,他几乎天天出现在田地里,了解农民所需资金情况,尽快发放贷款。“春耕是大事,耽误不得。秋后多打粮食,粮仓才能满囤。”游巧元说。
不仅帮助农民解决种植水稻所需要的资金,游巧元还帮助农民解决扣大棚所需要的资金。当时,大洼农民刚开始扣大棚,从冬闲变成冬忙,让人们在冬天吃上了芹菜、韭菜等反季节蔬菜。对土地充满感情的游巧元积极支持农业生产,为农民发放贷款。在支持新生事物的同时,也催生出银行秋后放贷款春天回收的新的业务模式,增加了资金的流动性,营业所和游巧元都成为全省先进。
游巧元说:“无论在农场还是农行工作,我始终和土地打交道。土地是实打实的,只有踏实做事,才能获得回报,来不得半点虚假。”
一往情深爱土地
良好的家风,不断给家庭成员补充着奋进的能量。他们踏实工作,都成长为各自岗位上的行家里手。
正当游巧元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一帆风顺的时候,2000年,他却做了一个让周围人瞠目结舌的决定:辞职!
“当时引起的轰动可大了。”游巧元笑着说起当时的情景,“辞去银行工作,在当年是无法想象的事,周围很多人都劝我不要辞职,特别是得知我辞职后要办家庭农场时,他们更是无法理解。”
当时,国家开发大洼三角洲不久,有不少贫瘠的土地处于撂荒状态。看到这些土地没人耕种,游巧元很是心疼。他说:“对于粮食,我始终有敬畏之心,因为自己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日子,那是一段终生难忘的记忆。我对土地有很深的感情,愿意和土地做一辈子的朋友。”
仅仅有情怀是不够的,面对的困难还需要一一解决。当时,游巧元承包的是一片荒草甸子,那里没有路、没有水、没有电,除了野草,什么都没有。人一进去,蚊子嗡地炸开来,大个的蚊子有时直接飞到嘴里。
创业之难,超乎想象。刚开始的时候,游巧元只能在荒草甸子上搭个简易窝棚,渴的时候喝河沟里的水,晚上只能摸黑。因为是荒地,需要的投入很大。游巧元拿出了家里的积蓄,又东奔西走向亲友筹借,不断地把资金撒向土地。刚开始的那几年,年底一算账,收入没有投入的多,年年赔钱。
有些人对游巧元说,“你本来不用遭这个罪,赔这个钱,在单位升职加薪不好吗?”别人不理解,游巧元不在乎,是善解人意的妻子一次次给了他信心和勇气。杨秀芹说:“我和他有同样的经历,所以能理解他对土地的深情,支持他热爱的事业。”
一个人种地太苦了,杨秀芹决定提前退休。她本来可以像其他城里人一样,去跳广场舞,去旅游,或者去干其他喜欢干的事情,但杨秀芹选择到农场陪伴丈夫,帮他洗衣做饭,侍弄菜园子。游巧元说:“为了我,妻子在家庭农场已经十多年了,陪着我守护稻苗成长,等候水稻成熟,享受丰收的喜悦。”
如今,柏油路一直通到了游巧元的家庭农场,水、电问题也解决了。这些基础设施都是政府投入资金兴建的。在政府财政资金的补贴下,家庭农场有了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现代化机械。
抚今追昔,游巧元感慨万千。他说:“我很幸运赶上了好时候,这辈子干了自己最喜欢干的事。土地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要干得动,我就要把这片地一直种下去。”
补记
榜样
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默默流淌在游巧元这个家庭的血脉里,也时时刻刻体现在每个家庭成员的行动上。
言传身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法宝。游巧元夫妇说,我们不能给予孩子无与伦比的聪明头脑,却可以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正确对待所遇到的问题,这才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根本。
无形中,游巧元夫妇培养了儿女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的品质。儿子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始终在班级名列前茅并考入名牌高校;工作后,也是任劳任怨,成为单位的佼佼者。女儿也是学业有成,工作出色。游巧元的儿女都有了另一半,也同样是踏实肯干之人。
游巧元夫妇不仅给儿女作出了榜样,更给周围种地的农民作出了榜样,“我们不仅要‘金色稻浪’,也要‘绿色粮食’。稳产增产,更要绿色、健康。”
随着国家粮食收储制度以及市场变化,“优质优价、劣质低价”的市场信号日渐明晰,农民种粮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要种出优质水稻,就得学习、实践和探索。打开游巧元的手机看里面的照片、视频以及文档,几乎全是关于土壤、有机肥以及水稻新品种的资料。
“粮食连年丰收,吃不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让消费者吃上真正好土、好水、好空气生长出来的好大米,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在游巧元看来,从事高品质的生态水稻种植本身就很有意义。
为了给土壤增加有机质,游巧元用豆粕发酵沤肥,施用到稻田里,使土壤得到持续改良。
这些年,游巧元在稻田里进行了多种尝试,就是要找出一条适合大多数农民种植并且能够种出优质生态水稻的方法。他同时生态养殖河蟹和泥鳅,又不断地试种水稻新品种,总是在不停地探索,使水稻种植品种和技术能够适应市场的新变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游巧元种植的水稻和加工出来的大米多次获奖,他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其家庭农场荣获“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称号。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满足人们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是游巧元从事农业生产的最大梦想。他说,“一个人的成功不算真正的成功,带动周围的农民投身绿色农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是我目前最想做的事。”为此,游巧元的家庭农场成立了培训学校,他将自己总结出的经验无偿地传授给农民,让他们靠种植也能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