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工匠世家》剧照。
本报记者 赵乃林
核心提示
用国家艺术基金打造艺术精品。近日,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公布,我省有26项入选,在全国省(区、市)及中央直属单位中排名第7。国家艺术基金对我省入选项目的资助,对于我省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培养艺术人才、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6项入选 五大类资助项目
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申报项目数量为11917项,申报数量首次破万,其中,我省申报488个项目,66项入围复评,经过专家会议评审最终26项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0年度资助项目有美术创作资助项目、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五大类型,我省均有项目入选。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我省入选项目申报主体(单位和个人)有23个,范围广,遍布全省各地。有专业艺术院团,如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的话剧《天算》、儿童剧《听说过,没见过》入选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有高等院校,如沈阳师范大学的戏剧小品《爱的呼唤》、群舞《筑梦》入选小型剧(节)目和作品资助项目;还有文艺研究单位,如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工业题材戏剧创作人才培养”入选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以及自由职业者任杰获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等。
培养工业题材戏剧编剧队伍
入选项目中,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申报的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引起记者关注。为何要着力培养创作工业题材戏剧的编剧群体,又如何培养?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梁海燕。
梁海燕说,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及其体现出的伟大精神始终是戏剧创作艺术宝库。书写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成就,是当下编剧的责任与使命。然而,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在工业题材戏剧创作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作品处理不好技术与艺术、生产与生活、做工与做人的问题,致使戏剧作品创作同质化严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不高。如何将主题进一步深化,如何把情节构建得深入浅出,如何将专业术语转换为大众所能接受的舞台语言,如何将平面的资料转换成立体的戏剧人物等问题成为编剧创作的瓶颈所在。因此,用系统的教学方法梳理和探讨工业题材戏剧的发展脉络及发展路径,培养可以创作工业题材戏剧的编剧群体显得尤为重要。
推出优秀作品培养艺术人才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的要求,指导入选项目做好各项工作,推出优秀作品,培养艺术人才,确保所有入选项目按时通过结项验收。
那么,入选项目如何进一步操作呢?以“工业题材戏剧创作人才培养”项目为例,如何开展培训?
梁海燕表示,坚持文艺创作正确导向,坚守文艺创作基本立场和美学追求,在具体操作上将严格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章程要求,通过理论讲座、剧目观摩、现场教学、交流研讨、案例剖析等教学方式,聘请国内戏剧创作及艺术领域资深专家、编剧、导演、表演艺术家授课,从基础上保证师资力量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让学生在夯实戏剧创作技巧原理的同时,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了解戏剧创作规律,熟悉戏剧舞台。
梁海燕说,最终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加强阵地建设,打造以辽宁为起点的中国当代工业题材戏剧创作实验中心,培养一批符合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高精尖创作人才,壮大工业题材戏剧创作人才队伍,为中国戏剧的发展、为振兴老工业基地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