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永安
王宝骞退休以后,成为沙岭战役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他充满激情的讲解,受到群众的欢迎,这一切都与他深爱阅读有关。
王宝骞生长在盘山县沙岭镇棠树村。上学期间他就喜欢看书。1973年,他中学毕业后回乡种地,成了一名农民,但阅读的习惯没变。每天耕种很辛苦,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在阅读中寻找快乐。王宝骞认为,“读书是最好的家风”,在他的熏陶下,全家人都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1985年,已经回乡务农12年的王宝骞通过考试,当上了棠树林子乡(后并入沙岭镇)文化站站长。他成立了农民文学社,自办油印的文学刊物。在王宝骞的带动影响下,许多爱好文学的农民重新拿起了笔,先后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一批歌颂祖国、赞美家乡的作品。文学社定期组织创作研讨会、集体外出采风等活动,成为当地农民创作交流的文化平台。
随着党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惠民政策的日益普及,王宝骞积极响应,在自家庭院建起一座小书屋,藏书2000余册,吸引带动当地群众开展阅读,有效扩大了乡村阅读覆盖面,形成书香浓郁的阅读氛围。王宝骞说:“书屋可以丰富乡亲的文化生活,提升科学素养,提高乡村生活的质量。”
王宝骞还注重将阅读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为了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他倾注了大量精力,通过阅读史料、实地走访等方式研究印证,确认了盘锦第一个党支部旧址;整理撰写了中共盘锦市第一个党支部党员教育基地、沙岭战役纪念馆等展馆的展陈大纲、布展方案、解说词。沙岭抗日义勇军纪念馆等红色文化纪念设施建成后,他既担任馆长,又担任讲解员,传承红色基因。
多年来,王宝骞义务宣讲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1740场,受众达9.8万多人次。王宝骞说:“我要利用文化书屋和红色纪念馆,以红色文化故事宣讲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