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样的年纪与焦裕禄相遇

辽宁日报 2021年08月13日

高 爽

对于我来说,焦裕禄是一个特别的记忆,他不仅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而且是我最崇敬的新闻大家——穆青笔下最经典的新闻人物、艺术家李雪健最经典的银幕形象。这些,是我必须为《我的父亲焦裕禄》买上一张电影票的理由。

在走进影院之前,对这部新片的期待,只是想与我熟悉和崇敬的焦裕禄再见上一面。没有想到,影片带给我如此之多的感动,既熟悉又新鲜。虽有李雪健塑造的焦裕禄形象珠玉在前,新版焦裕禄的扮演者郭晓东同样奉献出了他真诚与精湛的演技。

从新闻报道到电影《焦裕禄》,再到《我的父亲焦裕禄》,同样的故事,拥有了不同的打开方式。

写于1966年2月的新闻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样开篇:“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呵……”

1990年上映的电影《焦裕禄》的开头是这样的:1966年春,焦裕禄的遗体被迁回兰考,安葬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漫天黄沙,枯草在风中抖动,兰考万人送别,哭声直上云天。

新片《我的父亲焦裕禄》则从1960年说起,在洛阳矿山机器厂任车间主任的焦裕禄在国家遭遇重重困难之下,带领技术人员和工人自主研发出新中国第一台双筒提升机。这时的焦裕禄,有着身为工人阶级一员的自豪感和意气风发,与后来在兰考与风沙、内涝和盐碱战斗的县委书记焦裕禄那心力交瘁的形象形成对比,但他内在的精神气质又是一脉相承的。

新片中,看到了之前就很熟悉的焦裕禄令人感动的故事:他办公室里的藤椅,因为反复用硬物顶住来抵御腹部疼痛而被磨破;还有他看着摆在面前的乡亲们的食物抑制不住的泪水……同时又有很多新的情节,只说最打动我的一场:1964年初,预感到自己快要走到生命尽头,焦裕禄决定回老家山东过年。十年未见母亲,再见却是永别,离开家乡时,焦裕禄向着站在山梁上遥望的母亲深深一跪。两个多月后,焦裕禄去世。

一直在想一件事,焦裕禄的故事中,有很多我们这个年纪特别是今天的年轻人从未体会过的东西,比如饥饿,他们能读懂故事里的深意吗?走出影院时,看到了同场观影的一对母女。女儿20多岁的样子,问她:看懂了吗?她说:当然了,上学时学过课文的。再问:最感动的地方在哪里?她说:跟他的老母亲告别的时候。

“焦裕禄的心里,装着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65年前,《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的这句话感动了万千读者。2021年,在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中,病床上的焦裕禄嘱咐女儿:“不要忘了穷苦人的眼泪。”这话同样感动了今天的观众。

在兰考县委书记任上去世的焦裕禄42岁。1965年去兰考采访时,记者穆青44岁。1990年在银幕上出演焦裕禄时,演员李雪健46岁。2021年在银幕上再现焦裕禄,演员郭晓东47岁。穿越不同时代,他们在同样的年纪与焦裕禄相遇,也让焦裕禄在新时代与我们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