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红霞
他六次参与中国铁路列车大提速,“诊断”轨道焊接结构疲劳难题;他培养了一批青年学科带头人,共同服务于中国铁路事业和辽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他几十年如一日,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他就是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退休教授兆文忠,先后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辽宁好人·最美振兴发展带头人”及“辽宁最美老党员”等荣誉称号。
1980年,兆文忠考入大连铁道学院(现大连交通大学),攻读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从事与轨道车辆相关的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随着中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国家急需相关专业人才,也就是从那时起,胸怀科技报国理想的兆文忠与中国轨道车辆结下了不解之缘。
焊接结构是轨道车辆的重要承载结构,任何一条焊缝的疲劳开裂,都有可能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危及旅客生命。兆文忠和他的科研团队肩负责任,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理论与方法,排除焊缝疲劳隐患。
2007年,中国铁路迎来了第六次大提速,由于服役环境改变,从国外引进的高速动车组遇到了一些新的设计问题。兆文忠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深入工厂一线,开展科技攻关。在那些日子里,他经常早上乘坐第一趟航班飞到北京,晚上再返回大连。
退休后兆文忠被学校返聘,继续工作在科研和教学一线。他注重学生理论与能力的培养,常常告诫学生,要敬畏理论,要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几十年来,他培养了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及科研骨干。他与世界上焊接结构领域著名科学家合作,出版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专著《焊接结构抗疲劳设计——理论与方法》,受到普遍赞誉。
77岁的兆文忠将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己任。他为学校党员讲党课,为大一新生讲《开学第一课》,以大连市委老干部局宣讲员身份深入社区,以生动的案例讲解中国高铁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