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有力度 惠民生有温度

——锦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纪实
辽宁日报 2021年08月12日

党员先锋岗听取群众诉求,积极为群众解难题。

太和街道石化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爱心邮箱,收集群众诉求,及时解决办理。

王东阳 本报记者 高华庚 文并摄

核心提示

“为这个安全标识点赞!”“这回过马路更有安全感了!”8月10日,家住锦州市锦义街上河城小区的居民,看到小区门口设置了交通安全警示设施,纷纷点赞。

从最细微处着手护航民生,是锦州市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办实事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今年以来,锦州市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真正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吹响“集结号” 激活联动新载体

锦州市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为契机,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全面吹响“集结号”。

自3月12日锦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召开以来,锦州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的重大政治任务,结合锦州实际,开展“学史力行办实事、推动振兴开新局”专项行动,强力有序推动。6月21日,锦州市委主要领导专题听取实践活动情况汇报,调度推进民生实事办理进展,并强调:“要全力办好民生事业、补齐民生短板,努力把人民群众欢迎的事干到底,把人民群众不高兴的事改到位。”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市、县、乡形成三级协同联动,部门及时跟进,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在全市掀起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热潮。

各方力量,加速汇聚。“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锦州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开门问策、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扎实开展“民情走访大调研”活动,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党员领导干部深入乡镇、社区和企业一线,听民声、访民意,实地解决乡村振兴、环保督察、项目落地、小区安置、农贸市场整治等群众关切问题。全市1万余名党员认领民生实事1.3万余件。

把时间花在地里,把百姓装在心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带着感情下去解决问题,做矛盾的“终点站”,不做矛盾的“中转站”,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实践活动带来的可喜变化,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其中,锦州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搭建乡村人才平台,组织科技培训30余场。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培养70余名高素质“新农民”。录制农耕技术、保护性耕作专题视频18期,累计观看3061人次,平台传播1000余次,全面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聚焦“办实事”  服务群众零距离

“感谢党和政府为我家买了农房保险,7月份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赔付了5000元,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8月11日,说起自家受益于锦州市今年为农村特困人员购买的农房保险,义县大定堡乡低保户李玉梅充满了感激。

锦州市聚焦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生活难题,制定“政府兜底,农户不花一分钱”的举措,按照每户农村房屋保险、地震财产损失保险、家庭财产损失保险保额4.1万元、保费20元的标准,为全市58777户农村特困人员购买农房保险。今年的“6·27”“7·14”两次洪涝灾害,承保机构共为农村特困人员理赔21.39万元,帮助受灾群众快速恢复生产生活。

“以前‘扶企、助企、惠企’政策制定得多,但实际操作落得不实,流于形式的问题时有发生,企业得到的真正实惠打了折扣。”锦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宋志强介绍。今年以来,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新型服务模式,打造“惠企一站通”服务平台,推出“管家服务、惠企政策、人才服务、银企撮合、一件事一次办、跨区通办”6个专区,实现了惠企政策在线发布、申报和审批,人才和金融信贷等业务“一站式”办理。截至目前,“惠企一站通”服务平台已累计受理并解决企业诉求问题2523个,协调对接金融机构解决资金4.31亿元,31项申报类政策实现在线申报、在线审批。

为了从制度层面解决百姓的诉求问题,锦州市今年还组建了“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推进专班,市营商局、卫健委、教育局等部门,围绕入学、置业、创业等群众关切度高的问题,扎实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新生儿出生落户、不动产过户、入学报名等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全省实现率先突破,已累计办理各项申请12万余件。

树立“风向标”  汇聚发展新动能

不搞“花架子”,聚力谋发展。今年以来,锦州市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全力打造“五个锦州”,奋力开启锦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6%;全市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78%;全市集中开工5000万元以上的59个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责任在肩上,人民在心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锦州市各级党员干部围绕“感情在一线建立、工作在一线推动、作风在一线转变、形象在一线树立”开展调研,“零距离”感受群众心声,“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心连心”体会群众疾苦,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63843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以实际行动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用“小切口”解决“大民生”。今年以来,锦州市8300余名党员干部变“上访”为“下访”,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问题全面摸排、广泛听取意见,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截至目前,已排查问题3236件,解决3038件。另外,锦州还发动1万多名党员干部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1.6万件。

锦州通过办好一桩桩实事、一件件难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