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仪式感的成与败

辽宁日报 2021年08月11日

高 爽

前几天,采访一位电影导演,他讲了一个创作中的故事,很受启发。

这位导演要拍一部反映大工业题材的影片,前期采风时,他拍了很多一线工人工作的现场,工人师傅的动作简单利索,没多少话,更没任何花架子。如果就这么原样拍出来,恐怕还不够,于是他经过了一些加工,给演员设计了几个标志性的动作,添加了一些台词。他把拍摄好的片段拿给工厂的老师傅看,老师傅们不仅很认可,而且还很感动。

导演总结说,这些设计出来的动作和台词,就是在营造一种仪式感。在真实的劳动现场,这样的仪式感可能没有,但是在工人们的心里是有的。老师傅们的感动就是因为这种仪式感调动了他们作为劳动者的自豪。

可以说,营造仪式感是让文艺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个有效途径。

这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同时也想到了一个我觉得不太成功的例子。有一部剧,讲的是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故事。创作者让主人公躺在病床上,表现出刚献完血很虚弱的样子,一群人手捧鲜花来慰问他,脸上满是钦佩。我采访过红十字会的很多“三献”(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捐献遗体)志愿者,自己也献过血,多少有些发言权。献血这件事没有作品里讲的那么沉重,通常就是在闲暇和身体状态好的时候去一趟街边的献血屋,从化验到献血,整个过程不过个把小时,然后再休息个一二十分钟就回家了,对工作和生活几乎没什么影响。这种拔高,不仅很假,而且有可能吓退那些本就心存恐惧的潜在献血者,不利于无偿献血这项爱心事业的推广。

无偿献血当然是很值得褒扬的爱心之举,应该在文艺作品中留下形象,创作者肯定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奉献精神,但至少他对献血这件事还不太了解,更不了解献血志愿者真实的心态。说到无偿献血的仪式感,当然也是有的,比如我,会选择一个比较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去献血,会留下献血时用过的压力球,会保存血站发来的致谢短信。我相信其他志愿者也会有不同的纪念方式,它们都是可以营造仪式感的素材,只要创作者真正了解了这群人。

所以,我们经常说的那句文艺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首先还要从源于生活开始,真正了解创作对象,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营造出符合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的仪式感来。

这件事还可以反过来看。文艺作品中错误的仪式感是很容易对受众产生误导的。特别是那些一般人不熟悉又感觉神秘的行业和领域,很多人都是通过文艺作品来了解的。有一次我做手术,术前麻醉的时候,我跟麻醉师说:“你是不是应该推完药的时候喊一二三,然后我就倒了?”对方哑然失笑:“医疗剧看多了吧?”

虽然“喊一二三”式的仪式感让我闹了笑话,但并不妨碍营造仪式感的重要。或许对于本文里的麻醉师和工人师傅们来说,他们只是在做着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不会每天工作时在心里喊口号、手上摆姿势,但广大观众对他们的工作是感到新鲜和好奇的,仪式感的营造会让这些职业在观众心里留下印象,从而产生敬畏心。

当然,最重要的前提还是真实,而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