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让咱的腰包鼓起来

辽宁日报 2021年08月05日

李奎伟 本报记者 张 旭

“从大棚建设到设备选型,科技特派团成员全程给我们指导,合作社种植基地面积由50亩扩大到110亩,还实现菌袋的对外供应,带动周边村镇共同发展黑木耳产业,老百姓的腰包是一天比一天鼓了!”7月29日,喀左谦朴黑木耳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巍说。

喀左谦朴黑木耳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是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院驻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食用菌科技特派团重点帮助的对象。专家团队通过提供优良菌种、吊袋栽培技术等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现场指导与培训,为合作社黑木耳的生产保驾护航。

喀左县过去以种植玉米、杂粮为主,农业结构单一。2016年,省科技厅实施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由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院牵头组成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团来到喀左县。食用菌科技特派团以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开展政策宣传、调研引导、菌种选育、试验示范、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等一系列工作,使食用菌产业成为喀左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产业,也逐渐成为喀左县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

“科技特派团的专家手把手教,我们的工作人员很快掌握了出菇技术,现在香菇的产量、质量都得到了提升,就连工人也都成了技术员。”朝阳雨润农业有限公司经理石艳超说。位于喀左县尤杖子乡后钢沟村的朝阳雨润农业有限公司以香菇种植经营为主,现有养菌棚和香菇出菇棚170个,在科技特派团的帮助下迅速发展壮大,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增收致富。

多年来,科技特派员突出政府引领,创新培训模式,积极与喀左县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沟通,采取集中培训和具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新技术普及、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提升,培训内容覆盖食用菌全产业链。科技特派员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重点开展主栽品种优良菌种的选育与示范工作,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缺乏自主生产菌种和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菌种等问题。为了促进产业品种多元化发展,特派团还开展了野生食药用菌驯化工作,目前,红栓菌、漏斗大孔菌等新品种已经栽培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截至目前,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院驻喀左县食用菌科技特派团共引进与选育杏鲍菇、香菇、黑木耳等食药用菌52个品种;推广优良菌种驯化栽培、集成栽培等技术40项;帮助建立2个标准化菌种生产车间、5个科技示范基地,核心示范区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科技特派团累计带动企业增加产值1925万元,安置劳动力就业525人,受益农民户均增收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