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红色记忆的老物件。
本报记者 赵乃林 文并摄
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在从全市15位收藏家手中征集了千余老物件的基础上,日前,在中国工业博物馆推出“百年党史 红色传承”记忆展。一件件看似普通老旧的展品,却饱含历史信息和现实意义。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留存于沈阳的红色资源更是沈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记忆。
走进中国工业博物馆展厅,百件红色文物,不同版本和不同时期的百部党章,百枚军功章、纪念章、徽章,百枚厂徽,百本红色连环画册,百本红色书刊文献,百张红色金融货币,百张红色宣传画,百本红色书刊文献,军服、军号等珍贵老物件按照历史年代陈列着,徜徉其间,恍若穿越时光回到历史的现场。
此外,一盏盏不同样式的煤油灯,让年长的参观者忆起他们曾在黑夜里,借着煤油灯光亮潜心苦读的少年时代;各式各样的购物票证,让参观者感慨不已;一张张简朴的结婚证、毕业证、先进工作者奖状,见证的是激情燃烧岁月里一段纯真的爱情、一股昂扬向上的拼搏精神……回忆过往生活瞬间,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
展出的老物件中,带有红色印记的珍贵展品尤为令人震撼。收藏家俞德伟提供的展品中有一本珍贵的1918年第5卷第5号《新青年》杂志,出版于当年的11月,其中刊登了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撰写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收藏家张广胜提供了红军高级将领董振堂将军使用过的大刀和望远镜。
收藏家陆君祥带来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和平建设时期的百枚军功章、纪念章、徽章,还有一套1955年授衔时的中将军服。
在展览现场,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张能说,展览力图通过这些渐行渐远的老物件讲述革命历史,感知红色文化。透过这些藏品,历史可以被触碰、被读懂;透过鲜活的人与事,我们能与革命先辈血脉相通,赓续红色基因。
展厅里,闻讯而来的观众川流不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年人,面对曾经熟悉的老物件,充满感慨地对身边家人讲述着一桩桩难忘的往事;年轻人和孩子则对眼前这些从来没有见过的老物件充满好奇……
参观者洪作福告诉记者,看着老物件,让他触物生情,感慨万千。在参观中了解革命历史,感知红色文化,也是接受一次鲜活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