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云峰
盛夏时节的辽东山区,林海叠翠,花海掩映。
“老马,你看,连下几天雨,这参园里的草长得也太快了,这几天你一定带人把草锄完。我还要安排人把景天三七的花儿采摘了,花期不等人啊。”7月26日,天刚蒙蒙亮,桓仁满族自治县黑沟乡六道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田金龙就来到大山深处的人参园,与务工的村民马力攀谈起来。
“俗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我们田书记十年如一日带领村民发展致富产业,让我们村从省级贫困村变身省级文明村,村民们也由此走上致富路。”马力一边拔着草,一边兴奋地对记者说,“有田书记在,我们的生活有奔头。”
10年前,六道沟村村民仅靠种植玉米,维持着较低的生活水平,村里每6户人家就有1户是贫困户。“那时,我们也跟风种些中草药和山野菜,但因为土质和气候原因,产量低,再加上不懂市场行情,卖不上价,力气没少花,就是挣不到钱。”说起当初的情景,马力的脸上露出苦楚的表情。
自打做过多年中药材生意的“能人”田金龙当上村党总支书记后,六道沟村就开始发生巨变。2015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协助下,村里开始探索“互联网+约养水稻”的脱贫新路:从盘锦引进“约养水稻”项目,注册了“米娃娃”商标,水稻种植全程采用传统人工耕作的种植方式,不打农药、不施化肥,采用紫光灯杀虫。
“现在,我们‘约养水稻’种植面积已扩展到400亩,稻米受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20多位约养人的青睐。水稻基地还雇用村民务工增加其收入,帮助全村101户农户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田金龙满脸笑容地介绍说,“上海的刘先生刚刚给我打来电话,说今年他要预订1500公斤大米。”
“约养水稻”项目的成功,让田金龙带领村民致富的步伐更加坚定。他在村里发起成立了桓仁龙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总支+党员+合作社+公司+种植户”形式,带领村民种植当归、党参等中药材。田金龙还和村“两委”带领合作社成员共15人,用自家的林权证和房照担保,争取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资金200万元,投入到合作社,带领全体村民继续扩大致富产业。2017年,种植150亩景天三七;2019年,种植600亩林下园田人参;2020年,种植100亩金莲花和100亩赤芍……
“人参5到6年能见利,每亩最少收入3万元;景天三七种植一次可持续收入达到10年,每亩一年可收入30万元;金莲花和赤芍每亩收益最少2000多元,而且这些都是有订单的哟。”田金龙算了这样一笔账。
这几年,村民出门打工的少了,因为在村里的中药材示范基地务工一天能收入100多元,不仅能学到中药材栽培技术,还能照顾家里。
如今,六道沟村党总支带领村民探索形成了“米娃娃”(绿色)、金莲花(金色)、景天三七(黄色)、赤芍(紫色)和人参(红色)五大农业产业相结合的“五彩六道沟”大农业发展结构,一条具有六道沟特色的旅游产业链正在形成,村民的年人均收入更是达到1.7万余元。
“下一步,我们已经与大型制药企业商定好,建设现代化高标准大棚,发展灵芝产业,到那时,我们村民的幸福生活将会芝麻开花节节高。”田金龙憧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