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子弟兵”充满感动人心的力量

辽宁日报 2021年07月28日

高 爽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经常会使用到一些色彩浓烈的词,有些只是会用,有些则在写下这个词的时候就泪流满面。

上一次发生这种情况,是去沈阳启工消防救援站采访。这个单位还有一个我们更为熟悉的名字——沈阳启工消防中队,全国第一个“模范消防中队”,被称为“王牌中的王牌、铁军中的铁军、尖刀中的尖刀”。参观队史馆,满墙都是各种重特大火灾的救援现场、几十位获得过一等功的英雄的照片。在当天的日记中,我这样写道:无数次用过“赴汤蹈火”这个词,今天才知道了什么是真的“赴汤蹈火”。

而这一次,是为了另外一个词——“人民子弟兵”。新闻中看到一段视频,赴河南防汛抢险的战士们,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艰苦工作后,成排睡在路边的沙袋上。跟着这段视频被无数人转发的一条评论是“哪里都能躺,哪里都能战斗,这就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

这条新闻让我联想到了两件写入百年党史的事件。第一件事被众多影视作品演绎过: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以后,上海市民清晨出门,发现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手握枪支整齐地睡在马路上,无不受到极大的感动。胜利进军的共产党人,始终把群众利益,把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记在心上。

第二件事是发生在红军长征期间的故事:1934年10月,红军主力从于都出发开始长征。在短短十多天的时间里,从发布命令到完成扩军、征粮、架桥等一系列复杂的准备后,8.6万红军最终悄然渡河。天上有侦察机,地上布满敌人的眼线,这么大的军事行动怎么可能不泄密?江西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解说员说:是34万于都老百姓共同为红军保守住了这个大秘密。“老百姓为啥这么做?”“很简单,几乎每一个于都家庭都有人当红军,那是咱的子弟兵!”

又上网去查了一下“人民子弟兵”一词的来历:“子弟兵”的称谓古已有之,指统兵将帅率领本乡本土的老百姓所组成的军队,如南宋时期的“岳家军”,明朝抗倭的“戚家军”等。在现代,“子弟兵”最早来源于抗战时期的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1939年,聂荣臻同志在一次通令嘉奖中将其中的一支抗日队伍平山团称为“子弟兵”,由此“人民子弟兵”的称呼越叫越响亮,形象地诠释了我们党领导的军队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鱼水深情。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才会产生“子弟兵”这样的词?是不是只有我们独特的家国情怀才会对“子弟兵”一词如此充满感情?因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因为那些远方陷入困境的人,都是我的家人,那些站在洪水里的战士,同样是我的家人。那些本来在“人民子弟兵”定义之外的人,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的白衣战士、从全国各地赶赴灾区的救援志愿者,他们不也有着与“人民子弟兵”一样的情怀吗?

1949年5月27日,亲眼看到入城的解放军睡在马路上的景象后,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在日记中写道:“解放军之来,人民如大旱之望云霓。”放在今天,这句话同样可以形容沈阳启工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河南睡在路边的抗洪战士,他们,让“人民子弟兵”一词在新的时代继续充满感动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