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昕、李尤演唱《走在小康路上》。
郎朗演奏《保卫黄河》。
本报记者 杨 竞 文并摄
核心提示
“光辉的历程——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交响音诗画特别节目”以恢宏的气势、昂扬的旋律描绘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辽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进的华美诗篇。振奋人心、荡气回肠,虽然已上演数日,但关于这台节目的话题还在继续……
精巧的结构,诗与歌的交响
情景交融,史诗般呈现建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两个多小时的晚会让人热血沸腾,从主创、演员到观众,都数度热泪盈眶。
沈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李轻松认为,这台节目以精心的布局、精巧的结构、诗与歌的交响、完美的声光电结合,带给观众一场视听盛宴,再现了中国共产党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她说,整个节目反复运用情景再现手法,增加了代入感、现场感,使观众沉浸其中。有几个动情点比较成功,比如芭蕾舞《八女投江》以肢体语言与声光音效,演绎了抗联女战士坚强不屈、壮烈殉国的英雄气概……可以看到主创人员的独具匠心,整台晚会都彰显出两个字——信仰。节目中选用了大量历史真实事件,演绎过程中进行了再创作,通过文学性的表达显现出震撼人心的力量。晚会用形象的语言、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来重塑人物与事件。比如王余昌的《英雄日记》,以一支号、一条红绸为切入点,以兄弟情为突破点,讲述了解放战争中兄弟俩的故事,令人动容。
凸显东北情怀和辽宁视角
文艺评论家郑永为说,这种震撼首先源自“光辉的历程”是鸿篇巨制。1600多位参演人员,超过60余组节目,最大限度的舞台纵深和两侧逾百人的合唱队伍,营造出恢宏的气势。庄严的仪式感、雄浑激越的交响赋予了强烈的视听震撼。尤其难能可贵的在于“光辉的历程”的史诗品质。近160分钟的演出浓缩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闪光足迹。赵达、闫学晶、宋佳伦、黄晓娟4人的诗朗诵,张弛有度、铿锵有力,起承转合精彩演绎,勾勒出贯穿始终的主线,赋予整台节目昂扬、激荡、浑厚的史诗格调。不仅如此,诗朗诵《开天辟地》将我们带到了1921年那个永载史册的夏季,“花瓣雨”巧妙连接了乌斯浑河到《五月的鲜花》再到《春天的故事》……诗的豪情,诗的凝练,让物理时空进一步向心理空间拓展。
“光辉的历程”由“开天辟地”“火红岁月”“大潮放歌”“壮丽航程”4个篇章展开。其可贵之处在于凸显了东北情怀和辽宁视角。这一方面表现在演出阵容的辽宁特征,一方面也更深刻地体现为节目本身的内涵。如第一篇章的诗朗诵《白山黑水》、情景短剧《露营之歌》《八女投江》,不仅充满了诗情画意,而且情景交融地描绘了白山黑水间英勇不屈的抗联战士。由郎朗弹奏的《黄河颂》与《保卫黄河》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王余昌表演的《英雄日记》虽然只是独角戏,却通过一位老英雄的视角,生动再现了锦州战役中的兄弟情深,歌颂了爱党情怀。第二篇章“火红岁月”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内容,其中《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工人有力量》表现了意气风发的产业工人,颇具东北气派,深蕴长子情怀。第三篇章“大潮放歌”充满春天的气息。第四篇章“壮丽航程”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新时代辽宁人民的奋进姿态。
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融合
辽宁歌舞团国家一级导演张岩生从4个方面谈这台晚会,他说,“光辉的历程”史诗性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丰功伟绩,生动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辽宁人民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抒发了辽宁人民庆祝建党百年的喜悦心情。在整体布局上突出晚会的交响性、音乐性和歌唱性,百人交响乐团和百人合唱团为舞台上波澜壮阔的音乐呈现奠定了沉稳的根基。晚会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和音乐,把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展现在观众面前。抒情性与戏剧性是晚会通过独唱、重唱、合唱、表演唱、舞蹈、戏剧、曲艺、朗诵、影视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有机融合、链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整台晚会既有人们熟悉的歌唱家、表演艺术家,奋战在一线的劳动模范,又有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代表,他们把辽宁昂扬向上的形象展现给世人。
排演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王志昕是沈阳音乐学院教授,他和张岩生都参加了这场特别节目的演出。谈到这场演出,他仍激动不已。他说:整场演出有1600名演员,大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排演,对每一位演员来说,通过这次演出也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和精神洗礼。特别幸运能够参与到这样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晚会中来。
王志昕说,今年,他们创作演唱了一系列歌颂祖国、歌颂党的原创歌曲,包括《山川家国》《我要为你唱首歌》等。这次特别节目他演唱了《走在小康路上》和《幸福的印记》,希望走在小康路上的我们能够一起携手并肩,为祖国灿烂的明天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