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营口市老边区妇联和老边街道通达社区工作人员登门为季昌福(中)送来全国五好家庭证书。(采访对象提供)
本报记者 徐 鑫
核心 提示
营口市老边区有一个典型的军旅之家,祖孙三代接力参军入伍。当兵的经历,成为他们一生的精神财富。季昌福一家人用夫妻的相爱之心、社会的公益之心、尊老的孝道之心、育儿的恒久之心,加上浓浓的爱国之心,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内涵,共同塑造出温馨美满的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
7月是个多雨的季节。一个难得的晴天,记者来到营口市老边区老边街道通达社区,季昌福穿着印有“八一”字样的白色背心,下楼迎接记者。
季昌福笑着对记者说:“咱俩今天差一点儿就见不上面,原本定的今天参加战友聚会,可是老伴儿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我就临时决定留在家里照顾她。战友聚会有的是机会,老伴儿要是生病了那可不得了。”
季昌福告诉记者,当年他们部队一起入伍的有400多人,营口地区就有198人。几十年过去了,战友们几乎每年都要聚一下,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有着说不完的话,好像从来就没有分开过,那种亲切和熟悉的感觉很温暖。
逐梦军营,追寻父辈的荣光
季昌福的家,素朴而整洁。
显眼处,是一面典型的“荣誉墙”,悬挂张贴着一家人几十年来获得的各种荣誉:军功章、喜报、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父子三人当年的入伍通知书,也板板正正地摆在那里。看得出来,一家人对这些荣誉特别珍惜。
季昌福今年70岁,记忆力有些减退,谈起往事,经常会想不起具体的时间,需要老伴儿在一旁补充,但季昌福也有自己的“绝招”,就是那些荣誉证书。他时不时地来到“荣誉墙”边,看一眼证书。“这上面的时间是不会错的。”季昌福笑着说。
在季昌福看来,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甚至立功受奖,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事情。“咱也没做啥呀,国家却给了这么些荣誉。”季昌福反复念叨着这句话。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1951年,季昌福的父亲季延庆毅然参军入伍,带着保家卫国的信念,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入朝参战。
小时候的季昌福,最愿意缠着父亲,让父亲讲述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父亲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一遍遍地讲给季昌福听。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等一个个英雄人物形象,对于季昌福来说,并不是存在于课本或者报纸上的英雄,而是作为父亲的战友活生生地印在季昌福的心中,成为他毕生崇敬的英雄。
1969年,刚满18岁的季昌福参军入伍。在部队,无论是体能训练、军事训练还是理论学习,季昌福时时处处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刻苦训练,奋勇争先,获得了“五好战士”等荣誉。
1976年,季昌福退伍回到家乡,在老边区物资站工作。第二年,在柳树公社(现柳树镇)当武装部长的战友说起招兵尚缺一个兵源时,季昌福立刻回家动员弟弟季昌友报名。季昌友在父亲和哥哥的鼓励下,也高高兴兴地参了军,成为一名炮兵。
接力从军,生命因此而精彩
季昌福有两个儿子,季海军是老大,微信名为“当兵的人”,微信头像是他年轻时和战友合拍的戎装照。在季海军心里,那一段经历,无上荣光。
说起季海军当兵,季昌福的老伴儿黄淑文忍不住感慨:部队真是座革命的大熔炉啊!
“你看他现在出息了,像个样了。你可不知道,他小时候多贪玩,学习不积极主动,经常和同学打架、闹矛盾,老师没少上我们家家访。”黄淑文说,后来,他们改变了教育方式,采取聊天谈心的方法,平心静气地与他交谈,告诉他应该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克服自身的毛病,鼓励他向好的同学看齐……
看着儿子一点点进步,季昌福也开始把自己一肚子的英雄故事讲给他听,并买来相关书刊让他阅读,慢慢的,季海军心中萌生了要去参军的愿望。
1993年,季海军应征入伍,来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成为一名边防战士,守卫着乌苏里江河道。他克服气候严寒、训练艰苦等诸多困难,迅速成长为一名好战士,多次被评为“先进士兵”,部队的喜报也挂在了季昌福家的“荣誉墙”上。
三年军旅生涯,让季海军变得比同龄人更成熟、稳重、有能力。他说,在部队扛枪拿炮的技能,虽无法直接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但长期锻炼培养了他内在的坚韧品格,这为他后来退役参加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为一生的财富。
1994年,老二季海英以哥哥为榜样,参军入伍到沈阳市武警消防部队,一干就是14年。在家里的“荣誉墙”上,有一张季海英的立功喜报,表彰他在救火行动中的英勇无畏。
事情发生在2001年9月1日凌晨,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沈新路140号的沈阳大龙洋石油有限公司油库,因在倒油过程中汽油溢出油罐,挥发的可燃气体遇到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火花爆炸起火。季海英和他的战友们,与公安干警及社会各界人士一道,奋不顾身地扑灭了大火。
火灾虽然已经过去近20年,但每每想起儿子和他的战友们的英勇事迹,老两口仍会感到无比自豪。
传承孝道,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季昌福一家的幸福和睦在街道是出了名的,但更让街坊邻居羡慕的是,他还有一个更加和谐温暖的大家庭。
季昌福有5个弟弟、2个妹妹。几年前父亲病故,母亲年迈,兄弟姐妹8人承担起了轮流照顾母亲的任务,做饭、陪护、聊天,让母亲生活得很开心。老母亲虽然已经91岁高龄,但依然身板硬朗,每天都要出去散散步,和街坊邻居唠唠嗑儿。
说起老母亲,季昌福满眼笑意:“老人家现在有点糊涂了,经常认错人。前两天我在的时候,三弟来了,老人张嘴就叫出了三弟的小名,大家都很高兴,结果她一转眼就对我说,是你三哥来了吧?”
对待老伴儿的家人,季昌福也是真心相待。多年前,岳父病故,岳母心情不好,季昌福便主动和老伴儿商量,把岳母接来侍奉。季昌福对老伴儿说,人都有双重父母,老人家在这里想住多久住多久。就这样,岳母在他家一住就是三年。
为了能让两个儿子安心工作,前几年,老两口还过起了牛郎织女般的日子,季昌福在家乡生活,照顾大孙子;老伴去了沈阳,照顾小孙子。虽然过了几年两地分居的生活,但能让孩子们过得安心,老两口认为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百善孝为先。季昌福夫妻孝敬老人、照顾儿孙的实际行动,直接感染和影响了孩子们。
季昌福说,“儿子儿媳经常回来看望我们,嘘寒问暖的。现在我们老两口都退休了,有时会感觉闷得慌,孩子们发现后,就一个劲儿地鼓励我们出去走走,不仅出资金,还负责研究行走路线。几年下来,乘飞机坐高铁,走遍了大江南北,还真像孩子们说的那样,旅游使我们心情舒畅,而且还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在孩子们的叮嘱下,季昌福和老伴儿非常注重运动与养生。季昌福说,他们老两口身体好,就会少给孩子们添负担。
几十年风雨同舟,季昌福和老伴儿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邻居们眼里,那就是相敬如宾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季昌福和战友们每年都会有聚会,规模有大有小,战友们互相祝福、互相勉励,通过聚会追忆战友情深,增进彼此友谊。但聚会是有花销的,在家里负责“财务”、收支都有计划的老伴儿,对此从没计较过。黄淑文说:“只要是他开心的事儿,我就没有意见。”
数十年来,季昌福一家用夫妻的相爱之心、社会的公益之心、尊老的孝道之心、育儿的恒久之心,加上浓浓的爱国之心,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内涵。
补记
永不退伍的老兵
“年轻时守卫祖国的国防安全,如今古稀之年仍然发挥余热,为平安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谈起季昌福,营口市老边区老边街道通达社区党委副书记王晓红感慨地说,“季叔叔是一名真真正正永不退伍的老兵!”
在社区,季昌福现在身兼数职:红旗离退休党支部书记、社区义务安全巡逻员、楼长,参与“三无”“四防”活动、维护社区治安、绿化小区环境、参加治安巡逻……季昌福打心里喜欢这种充实的日子。
邻居中有一个孤寡老太太,平时由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照料她的生活。季昌福看到社区人手少,工作忙时经常无法分身,便主动接管了社区这份工作,由他负责照料老太太的生活,帮着买这买那的。
疫情防控期间,社区成为第一道防线,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疫情扩散风险。为减轻社区工作人员负担,作为楼长的季昌福毛遂自荐,负责起全楼的防控任务,没日没夜地守在楼口,守护着全楼居民的安全。他对居住在本楼栋的人员进行了详细了解,具体到了每一家每一户,通过张贴公告、上门询问、手机微信联系等多种方式进行排查。对于不愿配合的人,他也不气不恼,耐心劝说,感动得周边居民纷纷向这位老兵竖起大拇指。
今年,营口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季昌福又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向社区居民详细讲解创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居民们发放市民文明手册、宣传单等。
为了给社区居民营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精心打造文明社区、幸福社区,季昌福还和志愿者们一道顶着烈日,认真清理绿化带、人行道等地方的垃圾,清除宣传栏、电线杆上的小广告。
看见不文明行为,季昌福会主动上前劝说制止,并进行道德文明教育。有些人不理解,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在家歇歇多好,这一天忙忙活活的图个啥?季昌福的回答总是那么朴实:“我不累,趁我现在还能干动,就多干点,等干不动了再休息。”
当然,也有人嫌季昌福爱管闲事,但季昌福对此不以为然,“创建文明城市对咱老百姓来说是好事、幸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作为一名老党员,能够为居民义务服务是我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