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展品都是宝贝 每处遗存都是一部大书

共和国工业脊梁曾在此挺起

辽宁日报 2021年07月19日

阜新市委党校副教授邢玉花在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现场教学。

鞍钢博物馆讲解员宋鸽讲述老一号高炉搬迁到馆里的过程。

本报记者 张 颖

新中国第一炉钢水在这里喷涌而出,第一台机床在这里组装完成,第一枚国徽在这里浇铸成型,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在这里起飞……无数个“第一”在辽宁诞生,这是一片挺起共和国工业脊梁的土地。

辽宁是共和国工业长子,新中国工业摇篮,辽宁为全国工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天,我们通过探访中国工业博物馆、鞍钢博物馆、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重温辽宁工业发展历程,探寻辽宁深入血脉的工业精神。

铁西曾被誉为“东方鲁尔”

如今的沈阳市铁西区高楼林立,但工业历史犹存。行走在其中,无论是街道的命名还是广场楼宇的标识都显示出浓厚的工业色彩。

走进位于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的中国工业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气势恢宏的青铜浮雕,倾泻而下的钢水旁,炼钢工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浮雕长22米,高11.5米,重50吨,主题取材于新中国第一炉钢水出炉时的场景,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工业题材青铜雕塑。

采访当天记者遇到来这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苏家屯区民主街道南舍宅社区的党员,在社区党委书记李彤的带领下,53名党员在序厅青铜雕塑前重温入党誓词。

李彤说,社区很多党员是退休工人,他们对工业遗址特别感兴趣,通过这次参观更深切地体会到铁西的工业力量。

中国工业博物馆通史馆有400多件展品,“走向工业化”5个字概括了通史馆的主要内容。通史馆内陈列的一枚直径2米的仿制国徽吸引了参观者,它用特殊金属材料铸成,与悬挂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一样大。

“站在这里的每一个沈阳人都会感到骄傲和自豪。”中国工业博物馆讲解员王雪说,新中国刚成立时,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是木质的。沈阳第一机器厂(后更名为沈阳机床厂)接到铸造金属国徽的任务,全厂工人既激动又倍感压力。

王雪说,当时技术条件非常有限,从第一道工序模具制作到最后的浇铸,难度非常大。尤其是麦穗饱满的国徽需要十分精密的模具,另外国徽的材质也非常特殊,是铜铝合金材质的,这两种金属的熔点不一样,浇铸的火候不好掌握。沈阳第一机器厂工人焦百顺带着工人们刻苦钻研,最后凭着精湛的技艺成功铸造出了国徽。

1951年5月1日,沈阳铸造的这枚金属国徽正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沈阳铁西被称为“东方鲁尔”“机床之乡”等,它创造出的一个又一个第一,见证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与变迁,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台1.2万吨水压机、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第一台万能钻床、第一台八轴立式机床……

在中国工业博物馆30米高的展厅里面行走,人显得很渺小。中国工业博物馆讲解部部长王鹤霏说,这是由沈阳铸造厂的大型厂房改造而成的,它是沈阳乃至东北第一家工业类博物馆,保留了完整的沈阳铸造厂车间,被评为国家重点工业文化遗产。

当年,这里销往全国的铸件累计达100余万吨。2007年,沈阳铸造厂整体搬迁,留下了服役半个多世纪的厂房和设备。在此基础上建起了中国工业博物馆。馆藏1.5万件,留存了百年工业记忆,同时为工业遗存再利用提供了可行性样本。

万余件文物讲鞍钢辉煌

鞍钢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经历并记录了新中国钢铁工业起步、发展、振兴的奋斗历程。经过70年的沧桑巨变,鞍钢完整保存了钢铁工业遗迹。

记者在鞍钢博物馆采访时,鞍山水文局正组织新员工来参观,领队苏浩告诉记者,鞍钢英模辈出,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对职场新人是一种激励。

鞍钢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钢铁工业基地,“我们现在站着的地方就是一座工业遗产,这是始建于1953年的鞍钢炼铁总厂第二烧结车间的主厂房,鞍钢博物馆就是以该厂房和始建于1917年的炼铁一号高炉为基础改造而成的。”鞍钢博物馆讲解员宋鸽说。

鞍钢博物馆共收藏珍贵历史照片3000多幅、文物展品1578件,收藏实物1万多件,真实还原了鞍钢的发展历程。

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生产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宋鸽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余年间,全国50%的钢铁产自鞍钢。

展厅中一根高1.7米左右的木桩罩在玻璃罩中,旁边放着实时监测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仪。这是1917年老一号高炉奠基时用的木桩,2005年老一号高炉熄火停炉后,拆除时出土了这根木桩。建博物馆时,老一号高炉也被搬迁到馆里,形成了独特的工业遗存景观,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

鞍钢博物馆文化传播部靳秋瀛家里三代都是鞍钢人,大学毕业后她应聘到鞍钢集团工作。2014年10月,鞍钢博物馆还没建成时靳秋瀛就来到这里,“这其中很多史料和文物的布展是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下来的,博物馆要尽可能反映出鞍钢与鞍钢人的家国情怀和长子情怀,体现钢铁工人拼搏奋斗的精神面貌。”靳秋瀛说。

1949年4月、6月,鞍钢成功炼出了新中国的第一炉钢水和铁水,当年7月9日鞍钢举行了开工典礼,标志着鞍钢全流程恢复生产。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鞍钢完成在全国影响至深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7号炼铁高炉“三大工程”项目建设。

20世纪50年代起,鞍钢向全国各地钢铁企业及冶金工业机关、科研设计单位、基本建设单位,先后输送各类人才十余万人,为发展我国钢铁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靳秋瀛说,她的爷爷当年是支援六盘水钢铁厂建设的一员,每次讲到这段历史时她都自豪地说:“我爷爷当年就曾去那里支援。”

2017年,鞍钢博物馆成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博物馆通过幻影成像、球幕投影、数字沙盘、虚拟漫游、环幕影院等高科技手段,让参观的中小学生体验工业文化,学习鞍钢人钢铁般的意志。

海州露天矿成矿山公园

阜新市曾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现在,城中随处可见的工业遗址、遗迹见证了那段历史。

半个世纪以来,海州人为中国煤炭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海州露天矿创造了无数个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第一,见证了中国煤炭工业百年发展历史,堪称中国现代工业活化石。

2006年,海州露天矿被列为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成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的新亮点。

2008年,王双园大学毕业后回到阜新,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讲解员。回到这里是因为特殊的情结,王双园说:“爷爷是第一代海州人,是开发矿山的,父亲是第二代海州人,是建设矿山的,我是第三代海州人,是要转型的。”

海州露天矿最早开采于1913年,经历了100多年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缩影。

1951年1月1日,海州矿工满怀激情,带着重建家园的信念从祖国各地来到这里,第一代矿工发扬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发建设矿山。辽宁海州露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副书记郝明奎说,当时仅用2年11个月就建成了这座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大型机械化露天煤矿。

何世宁是海州露天矿第三代矿工。身为海州矿工,何世宁感到很自豪。他的爷爷何国柱是海州露天矿第一代矿工,后来曾任煤矿总工程师,是全国劳模。爷爷的塑像至今仍保留在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里。

2005年5月31日是所有海州人难以忘怀的一天。这一天海州露天矿宣布闭坑,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矿坑”和“矸石山”。“矿坑”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垂深350米、总占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矸石山”高120多米、堆积量近10亿立方米。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废弃“矿坑”和人工形成的“矸石山”,严重威胁着城市地质安全和生态环境。自此,海州露天矿治理成为一件大事。保护利用现代工业遗产、开发旅游产品、促进矿区转型、实现矿工重新就地就业……一系列工作全面展开。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矗立在辽西大地,这是在海州露天矿采矿遗址上建立的集旅游观光、商务休闲、科普实践、传统教育、工业忆旧、探险体验于一体的世界现代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包括世界工业遗产核心区、蒸汽机车博物馆及观光线、孙家湾国际矿山旅游区、国家矿山体育公园四大板块,上百个景点。站在观景台前,俯瞰绝对深度175米的露天矿坑,令人震撼。

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依据地质煤层走向而建,外形酷似一本大书。王双园说,里面的每一件藏品都是宝贝,全部由海州矿工及其家属捐赠。

记者在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采访时,正遇到阜新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教授邢玉花带着52名学员上现场教学课。“在这里可以让学员们感受到阜新以及海州露天矿在共和国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回顾历史让大家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邢玉花说。

结 语

3月26日,本报党史学习教育特别策划“红色百年”推出首期报道,到今天,这组报道告一段落。近4个月的时间里,共31个整版报道与大家见面。记者以体验式、调研式采访,走进40余个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巡礼辽宁红色地标,讲述百年党史,深入挖掘党史教育基地的学习教育成果。

辽宁重要组织及机构旧址、重要人物活动地、重大事件遗址、烈士陵园、东北抗联遗址、抗美援朝遗址、雷锋足迹、工业遗存……我们将不同时期的党史故事串联起辽宁党史发展脉络。

辽宁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旧址、第一位辽宁籍共产党员的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个最高统一领导机构所在地、中国第一个“布尔什维克”的出生地……我们挖掘历史细节,以感人故事讲述百年党史。策划报道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贴近感。

与此同时,“红色百年”策划还在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发,实现全媒体传播效果。短短时间仅《北国》新闻客户端阅读数达10万+。党史教育基地系列海报、馆长“晒晒我们馆”系列小视频等新媒体产品,清晰勾勒出辽宁党史教育基地的红色线路图,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