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刚报道 今年以来,鞍山市直面难点、痛点、堵点,把解决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当作制度创新的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大刀阔斧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
鞍山市出台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改革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试行“标准地”出让改革。这一举措改变了以往的土地出让模式,由政府代替企业自行出资组织编制相关评估报告,解决企业建设项目评估时间长、服务费用高等问题,通过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将企业的“等地期”变为“加速期”。7月初,改革落地开花,鞍山经济开发区的一宗地被鞍山贝达实业有限公司摘牌后,迅速签订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关政府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为企业赢得领跑先机。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全国城市信用状况名单,鞍山市在全国地级城市中排名第七,社会信用建设成果得到充分肯定。作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鞍山市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精准化、细分化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通过建立“1+N”信用监管制度体系,全市各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50多个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方案,有效提升行政管理效能,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充分发挥信用监管在规范市场秩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作用。
眼下,高标准起草的《鞍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正在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正式施行后将以立法形式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坚持改革开路,今年以来,鞍山市还以比学赶超的态度、刀刃向内的勇气,按照世界银行和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估体系不断自我加压。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营商环境评估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限时整改。强力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改革,成立6个优化营商环境专班,1504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可办,543个“一件事”事项上线运行。
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今年上半年,鞍山市新设各类市场主体共29208户,同比上升37.24%,增幅在全省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