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麟等党员深入矿井中传播革命思想

煤矿巷道建中共本溪特支

辽宁日报 2021年07月16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反映1927年本溪湖煤铁公司工人大罢工的档案。(辽宁省档案馆提供)

李兆麟

侯薪

李兆麟将军故居展出的书籍。

本报记者 商 越

提要

在本溪市溪湖区南山脚下,有一片厂房,标志牌上一行大字——“李兆麟创建中共本溪特别支部纪念地”,这里有一处废弃的本溪煤矿第三坑口。一九三二年,李兆麟在这里以矿工身份工作了近百天,在矿道里向工人宣传党的纲领、传播革命思想,建立中共本溪特别支部,点燃了本溪大地上的革命火种。

煤矿工人斗争引起上级党组织注意

“作为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建立的第一个大型工矿企业,本溪湖煤铁公司包括煤矿、熔铁炉、发电所、机械厂等,有5000多名工人,其中煤矿工人数量最多,工作条件也最为艰苦,工人反抗强烈。”本溪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党史编研部的崔维向记者介绍,这些“采炭夫”“掘进夫”在缺乏劳动保护的条件下,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经常遭到把头打骂,还要任由日伪当局和把头克扣与盘剥那微薄的薪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1927年8月23日,在工会骨干孙林、石云的领导下,煤铁公司4500人发动反日大罢工,遭到日本军警残酷镇压,这就是“八二三”大罢工。这次大罢工,展示了本溪工人阶级的力量,中共更加注重本溪地区。同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职工运动决议案》,指出:“本溪湖等煤矿工人运动,须派专人去组织秘密工会,发动斗争,并发展党的组织。”1929年4月,中共满洲省委派杨靖宇(化名张贯一)到抚顺、本溪两矿区做工运工作,本溪的工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持续发展,罢工斗争达15次。

“九一八”事变后,本溪湖地区的工人运动更加高涨,很多煤矿工人逃离煤矿,参加了抗日义勇军。为了领导本溪地区的抗日运动,开辟本溪湖地区党的工作,1932年11月,中共奉天特委派共产党员李兆麟、侯薪到本溪湖煤铁公司(今本溪煤矿)开展地下工作,12月又派来共产党员孙已泰(化名王子明),加强了本溪地区党的活动力量,他们与工人同甘共苦,在工人中宣传进步思想和党的纲领。

1932年12月末,李兆麟、侯薪、孙已泰在第三煤矿坑口秘密建立临时党组织,取名中共本溪工作委员会(简称“本溪工委”),李兆麟任书记,孙已泰任组织委员,侯薪任宣传委员。

李兆麟将军故居正房。

煤矿巷道里宣传革命思想

据辽宁社会科学院地方党史研究所编著的《李兆麟传》记载,李兆麟到本溪后化名孙正宗,当“采矿夫”,与工人一起下井,干苦力。

在三坑口小巷道里,本溪工委成员定期召开生活会。李兆麟、侯薪、孙已泰三人每次都约好下次开会的时间和地点,他们还偷偷把党的文件带进来学习和讨论。

1933年1月,本溪工委在写给中共奉天特委的第一份报告中,提出了当前工委的主要任务:把工人的日常斗争引导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罢工上来;发展壮大党的力量,在一坑、二坑成立赤色工会,成立青工小组、工人反日会、工人义勇军、工人纠察队和红军之友等组织;积极开辟本溪铁厂、南芬铁矿与城市贫农和近郊农民的工作,建立农民委员会,发动“抗租、抗税、抗债”斗争等。

本溪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李兵告诉记者,1933年初,本溪工委发展了本溪湖煤矿放炮工陈象毂等2人为中共党员,之后又在工矿企业和学校中发展徐殿孚、朱福金、江俊祥、宋思尧、杨会遇等5人加入共青团,壮大了党团组织。党团员们向煤铁工人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李兆麟还教工人唱《国际歌》《工农兵联合起来》等歌曲,团结工人学生,使大家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剥削压迫工人阶级的残酷现实。其间,奉天特委组织部长白广泽曾来到本溪湖煤矿调研指导工作。

1933年2月中旬,经奉天特委指示,本溪工委改组成立中共本溪特别支部委员会(简称“本溪特支”),支部书记为李兆麟,组织委员孙已泰,宣传委员侯薪。本溪特支的中心工作是发展党团组织和进行反日宣传教育,领导群众进行抗日斗争。李兆麟等人不仅在矿区开展工作,下班后还到街头巷尾秘密开展工作。他们从煤铁公司办公室弄出油印机,成功地出版了两期《公道报》在群众中传阅,扩大了党的影响。

本溪特支成立不久,李兆麟患上了肺病,最后竟至吐血。奉天特委将李兆麟调回奉天治病休养。这样,孙已泰继任本溪特支书记,组织委员由陈象毂接任。

孙已泰等人被捕坚贞不屈

1933年3月,共青团本溪特别支部成立,共青团本溪特支单线接受中共本溪特支的领导,斗争热情非常高涨,很快在本溪师中学校(校址在现本溪市溪湖区河沿小学)成立了中学学生团支部,杨会遇任团支部书记,共有七八名团员。此外,工人中还发展和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在市区近郊建立了农民反日会,发展会员。

“1933年4月30日夜晚,本溪党、团特支共同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宣传活动。”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研究部主任周浩告诉记者,他们从本溪湖火车站出发,沿茨沟和柳塘街张贴标语:“工人生活太苦,不能再给日本鬼子劳动!”“监工人员真可恶!”“打倒日本鬼子!”还画了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手持木棍、头戴矿灯的日本监工正在打一名中国工人,上面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第二天,日伪当局急忙派出警察、宪兵队和特务进行全城搜查,并开始监视煤矿工人的行动。6月18日,日伪当局举行运动会,本溪特支组织委员陈象毂贸然在运动会上散发传单,被日伪特务逮捕。在狱中,陈象毂经受不住严刑拷打,向日伪当局供出了本溪特支的情况后自缢。不久,中共本溪特支书记孙已泰、团特支书记徐殿孚相继被捕,本溪湖的党、团组织遭到彻底破坏。6月22日,中共奉天特委也遭到破坏,特委书记杨一辰等37人被捕。

在监狱中,以杨一辰、孙已泰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同日伪当局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敌人对孙已泰连续实施2个月的酷刑,依然无法动摇他的革命意志。1933年10月22日《奉天每日新闻》刊登了审讯孙已泰的报道,称孙已泰“表现首魁常有的态度,守口如瓶,一言不发,使审讯感到十分棘手”。在他的影响下,一些向敌人供述的人员也纷纷翻供。后来,一些被捕的同志因证据不足被释放,杨一辰被判刑12年,孙已泰被判刑6年。

“中共本溪特别支部是本溪建立的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崔维说,其领导的抗日活动唤起了本溪民众的觉醒,为抗日斗争打下了群众基础。

全家人都支持李兆麟抗日救国

本报记者 商 越

李兆麟的家乡在辽阳灯塔市铧子镇后屯村。如今,李兆麟将军故居经过维修,保留有3间正房和东西厢房各3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兆麟的堂侄、86岁的李振荣是李兆麟将军故居义务讲解员,他引导记者参观了李兆麟青少年时期读过的线装书、用过的书桌、柜子、石磨、碾子等物品。据《李兆麟传》记载,李兆麟出生于1910年,从小勤奋好学,被乡亲们称为“小秀才”。1926年,李兆麟的父亲去世,李兆麟辍学。在辍学务农的日子里,李兆麟仍刻苦自学。

1928年,邻村村民李吉恩将大女儿李树香许配给李兆麟。婚后两人相继有了儿子李玉和女儿李石。1930年,20岁的李兆麟离开家乡奔赴北平,参加抗日救国活动,并于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李兆麟回到家乡,组建和领导第二十四路抗日义勇军。为方便工作,他把自己的家变成了革命活动的联络点和战友们的食宿地。

在李兆麟的带动下,母亲杨长秋、妻子李树香、妹妹李兆宾都参加了革命。她们为在当地活动的同志烧水做饭,杨长秋还用家里攒下的布料,为大家做了当地群众常穿的衣服,让同志们更方便接近群众,当时有十几位同志经常住在李家。

1932年农历四月十八,李兆麟等人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事前,他征得母亲和妻子的同意,取出了她们的80元积蓄,派表弟杨兆丰到沈阳购买了油印机等工具,藏在屋后面的仓房里。到了夜晚,李兆麟和几位同志一起印出了大量传单,内容主要是“中国人不当亡国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庙会上,李兆麟带着家人散发传单,鼓舞了群众的抗日斗志。

据1950年李述堂(李兆麟的妻弟)写的个人简历记载,李述堂根据姐夫李兆麟安排,在辽阳老家秘密抄写义勇军的抗日宣传品,家中还时常接待辽南各地抗日志士。

1933年2月,李兆麟离开本溪煤矿,回到奉天养病,组织安排杨长秋和李玉祖孙俩到奉天,先后居住在皇姑区和小南关。深明大义的杨长秋再次把自己的家变成了党的联络点,她为外地派来的干部安排食宿,有时把党的机密文件存放在炕洞里,有时藏在烟袋杆儿中。当同志们在屋里研究工作时,她就在门口以纳鞋底为掩护,站岗放哨。

1933年8月,李兆麟被满洲省委调往哈尔滨,继续从事抗日斗争,后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负责人、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等职。1946年3月,李兆麟在哈尔滨被特务暗害,牺牲时年仅36岁。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商越摄)

学术支持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 辽宁省档案馆 本溪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李兆麟将军故居

责任编辑

周仲全

视觉设计

隋文锋

检校

孙 广 赵 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