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铁英 葛红霞
7月3日,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汽油加氢车间里,刚刚入职的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张森正在装置上认真地巡检。“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我在企业实习3个月,很快熟悉了工作流程,顺利通过实习考核,最终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张森告诉记者。
今年,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与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等全国百余所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招聘应届毕业生1300余名。
校企合作成为吸引高校毕业生留辽就业的重要渠道。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市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既明确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又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了校企双赢。
新松机器人、禾丰股份、恒力石化、航空工业沈飞等行业领军企业,通过签订校企合作战略协议和校企俱乐部共建协议等形式,构建起高校毕业生入企就业新生态。据省教育厅统计,今年上半年,我省各高校新增2000多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各高职院校广泛开展了订单、定制、定向培养,共建校企合作就业基地。
在此基础上,今年我省各类企业用好用足国家政策,相继推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具体措施。航空工业沈飞每年都会提供部分见习岗位,从源头上打造一支结构好、素质高、专业优的人才队伍;近3年已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1236人,今年又安排63名学生进企就业见习,通过实习锻炼实践技能、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能力。
在人才强企战略引领下,我省各企业纷纷向高校毕业生群体投放政策大礼包,提高薪酬待遇、提供成长空间,对优秀毕业生及高层次人才采取协议工资,调增新员工安家费标准,协助申领地方政府补贴,不断提升人才引进吸引力。
禾丰股份针对每名新员工制定的培养手册成为吸引高校毕业生的“加分项”。“这份培养手册打通了员工在企业的成长通道,为新入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清晰的职业规划。”禾丰股份高级招聘经理张瑛泽介绍,为了抢先一步引人才,在今年招聘600名毕业生的基础上,公司主动走进校园,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优秀论文征集、“禾丰夏令营”、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实训基地等活动,吸引更多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到禾丰股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