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创新

辽宁日报 2021年06月30日

本报记者 蔡晓华

“我们小区现在的环境老好了,小区有了党支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谈起小区的变化,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泰和花园小区的居民纷纷点赞。小区党支部将居民有序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激励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小区治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是丹东加强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一个缩影。

只有建成坚强的党支部,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丹东大力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质量提升行动,在农村,深入开展“两个一批”建设,积极探索推广村级集体经济“党支部+”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在城市,创新开展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大支部”、商圈“大联盟”四大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基础,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丹东持续深化培育一批毛丰美式好干部、建设一批大梨树式好村庄“两个一批”工作,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按照“好书记、好班子、好队伍,经济发展过硬、乡村治理过硬”标准,丹东市委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村党支部、每名农村党员,从村党支部的设置、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职责等方面对如何做好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建立完善党支部星级评定配套文件,扎实开展党支部评星定级。目前,全市95%的村党组织已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54个村党组织被评为五星级。

丹东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大胆选用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作为“一肩挑”人选,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和空壳村“脱壳化蝶”。目前,全市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98.7%。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丹东全面推广“党支部+园区+飞地”模式,以“强村带弱村”,构建起区域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联动体系,已建立示范园区8个,辐射92个村。同时,建立完善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长效机制,强化选派干部日常管理,实现64个乡镇和668个村全覆盖。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村集体年收入超50万元的村55个,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422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彻底消除。

针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环境、对象、方式深刻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丹东坚持“党领民治”,创新开展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大支部”、商圈“大联盟”四大组织体系建设,以街道、社区、小区、商圈党组织为统领,整合区域内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服务共推,打通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去年,丹东以元宝区为试点,构建起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运行体系,建设“党群一张网”服务平台,吸纳社区、小区、商圈党员群众骨干充实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立“一平台四终端”闭环响应机制,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取得显著成效。这一经验做法年内将在全市推广。

与此同时,丹东不断创新党建模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广泛开展“一个强化 两个促进”活动,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中,推动党组织班子成员和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不断强化政治引领。通过互联共建,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坚守初心担使命,建功立业新时代。这些扎扎实实的举措,谱写出丹东市党的建设新篇章,为加快建设开放型、创新型幸福宜居城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