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奇迹都由奋斗书写

辽宁日报 2021年06月30日

记者在映秀采访。本报记者  韩卓航  摄

记者赵婷婷和刘璐在小岗村采访。 本报记者  黄瀚博  摄

提示TISHI

中国力量,中国速度,每每惊叹世界。这股力量,源自何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百年历程,正是因为党和人民始终勠力同心,始终携手奋斗,奇迹才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涌现。

一条大河波浪宽

本报记者 刘 璐

浙江·中国水利博物馆

安徽·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采访治淮工程,我们走了两个省份,看了3个主题展。

采访时精神高度集中,我只顾着观展、记录、拍照,与采访对象交流,对于这段历史的细节,未能细细品味。回到沈阳后,当我坐在电脑前,打开空白文件,准备撰写稿件时,采访本上的字字句句、视频素材里的每一个场景、一张张历史照片,都令我思绪万千。

千万民工前赴后继修渠的影像,我记得。

工具上的泥土印迹和刻痕,我也记得。

淮河两岸绿水青山的美景,我印象深刻。

淮河水利委员会的一位受访者说,听过那些亲身参与治淮的老前辈的讲述,才能真正明白,印在史料里的每一个数字意味着什么,那是几十万、几百万人的心血和付出。

采访期间,我收到一本赠书。书名是《一条大河波浪宽:1949—2019中国治淮全纪实》。看到书名,我的耳边立刻响起了那动人的歌声:“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在那个火热的年代,有一群内心火热的人——

他们不畏严寒,在隆冬时节挽起裤腿蹚进冰冷的河水;

他们不畏艰苦,手挖、肩扛、车推,8000多万立方米的工程硬是用80多天就完成了。

合上采访笔记,我想起自己站在淮河大桥旁的堤坝上时,所感受到的阳光的温暖,所听到的汽车的轰鸣,所看到的静静流淌的河水。

地窨子里真“暖”

本报记者 卢立业

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

地窨子是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这次,在位于齐齐哈尔市泰来县的泰来九八抗洪纪念馆采访,我第一次真正走进了地窨子。

20多年前,这里的地窨子曾被用作临时居所。别看地窨子空间局促,但有火炕,有大锅,可谓“五脏俱全”。就是在这小小的地窨子里,灾民度过了整整一个冬天。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为灾民居住过渡房的地窨子,比传统地窨子改进了许多,全部采用砖混结构,还配有电灯。当地政府还将村委会、村卫生所等都搬了过来,使灾民的生活更有保障。

有了安身之所,老百姓的心也定了。大伙儿铆足了劲,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用自己的双手,仅用一年时间,便在废墟上重建了家园。

为丹东人点赞

本报记者 卢立业

辽宁·丹东

71年前,一批又一批志愿军战士,从丹东出发,“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与此同时,还是丹东,作为祖国战略大后方的最前沿,为支援抗美援朝,老百姓竭尽全力,喊出了“要什么给什么”的铿锵口号。

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看到“爱国老人”宋传义使用过的挖菜刀,我仿佛回到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一个普通农民,每天上山挖野菜喂猪,把省下来的饲料钱捐献给国家……

像宋传义这样的故事,在丹东有很多很多。在那个烽火岁月,丹东人真正做到了他们所宣誓的:“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就给多少!”

这座美丽的江城,无愧于“英雄城市”的称号!

虽然硝烟已散,但丹东人民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所作的贡献,永远不会被遗忘。

想给映秀留下一块石头

本报记者 张 昕

四川·汶川映秀

在映秀看到的人,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董家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的讲解员,她的讲解词融入亲身经历,听来令人动容。董家琴反复说着“感谢”二字。她说,如果没有党的关怀,没有政府的帮助,没有全国人民的支援,映秀不可能这么快就重新“站”起来。

杨云刚,觉得生活越来越“巴适”的饭店老板。他的饭店里,招牌菜叫“幸福酥肉”,远近闻名。他说,“幸福”是这些年最大的感受,他要做好映秀的“窗口”,把映秀的“幸福”告诉更多的人。

在映秀采访,印象深刻的还有石头。前往“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的路上,大小各异、形状不一的石头堆砌成墙,“中国加油”“四川雄起”“勇往直前”,每一句加油,每一句祝福,都是美好的期盼。

离开映秀时,真想也留下一块石头,上面刻上两个字——祝福。

小岗村,大气魄

本报记者 赵婷婷

安徽·凤阳小岗村

第一次听到小岗村的名字,是在历史课上。

好奇的种子在那时就已埋下。得知要去小岗村采访,我心怀期待。

来到小岗村,围坐在“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家的房檐下,我们像是远道而来的学生,听严宏昌这位“历史老师”讲过去、说现在。

在他的娓娓道来中,我的情绪也跟着变化万千,一会儿为小岗村当年的困窘揪心,一会儿又为村民“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感叹。

这座村庄的故事,真能说上三天三夜。

未来之城

本报记者 卢立业

河北·雄安新区

这次去雄安,是三年里的第二次。

2021年初夏的雄安,17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被绿色防尘网遮盖的工地相连成片。高耸的塔吊、轰鸣的挖掘机,还有奔跑的卡车,共同构成了雄安画卷。

这座“未来之城”,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他们操着各式各样的口音,但眼睛里闪耀着相同的光芒。

记者了解到,许多人是2019年来到雄安的。那时,大规模建设刚刚起步,他们带着兴奋与好奇的心情,投入建设雄安的伟大事业。

“雄安大计”跃然纸上,“未来之城”呼之欲出!面对不断加快的建设速度,他们中的很多人日夜奔忙。尽管很辛苦,但他们充满了希望,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说:“参与雄安建设,是光荣,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