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婷婷
——一根小竹竿能干什么?
——跋山涉水时探路,野外行走时防身,累了可以当拄棍,休息时候能支车。
这是特等支前功臣、共产党员唐和恩的答案。在淮海战役中,他就带着这根小竹竿,走上了漫漫支前路。所到之处,都被他刻在竹竿上。到最后,这根小竹竿密密麻麻地刻着鲁苏皖三省88个地名。
1948年冬,淮海大地硝烟弥漫。为了保障前线物资正常供应,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纷纷组织民工支援前线,山东农民唐和恩就是其中一员。当时,唐和恩正在田里忙着收庄稼,一听说村里要组建民工支前小车队,他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计跑去报名。
“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前线需要什么,我们就运送什么。”唐和恩带着小车队启程了,他们披星戴月、顶风冒雪,推着满载物资的木轮小车一路向前。一次,车子陷入泥坑,唐和恩推拉了几次都没能成功,最后猛地一拉,绳子断了,他摔得浑身是泥,嘴角磕破了,牙齿也掉了一颗。“前方的战士身上穿个窟窿都照样冲锋,咱磕掉个牙算啥!”唐和恩爬起来拄着竹竿拽着车,又向前出发了。
一天下午,急速赶路的小车队被一条数十米宽、结着薄冰的长河拦住去路。如果绕路,势必耽误时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都过来了,咱们还能被这条河挡住吗?”队员们不愿耽搁,纷纷脱下棉衣,扛着粮、抬着车,在齐腰深的河水中奋力向前。冬日冰河刺骨,他们身上像刀割一样疼,但队员们毫不退缩,艰难却坚定地向前走着。
支前路上,队员们想尽办法节省粮食,遇上阴雨天气,就把自己身上的蓑衣、棉衣脱下来盖在运粮车上,宁愿自己淋湿挨冻,也要让军粮完好无损。他们克服重重艰难,越过种种阻碍,把一车车粮食、一箱箱弹药成功地推到前线,推到淮海战役胜利的那一天。
这根小小竹竿,是唐和恩数千公里支前路的无悔见证,也是543万父老乡亲倾尽全力支援前线的历史缩影。“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透过这一根小竹竿,我们仿佛还能看见支前民工和拍踏歌、勇往直前的浩荡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