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故事

辽宁日报 2021年06月29日

记者张昕(左)在福建省三明市采访。 本报记者 韩卓航 摄

记者金珂含在兴国烈士陵园采访。 本报记者 刘明昊 摄

提示TISHI

这一路,说不尽的故事。在党的历史上,关于党群关系有许多形象的比喻,如“鱼水关系”“血肉联系”等。这些比喻并非政治标签,也不是概念术语,而是经过百年风雨同舟、命运与共,千锤百炼凝结而成的真知灼见。采访路上的每一站,都印证了这一点。


四个年轻人

本报记者  金珂含

陕西·延安大学

在延安大学采访时,偶遇4个年轻人。他们来自四川大学,是2020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他们到延安大学来,是为了调研延安精神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问及为什么要选择延安作为调研地点时,曹雪滢说:“延安地区有特殊的历史与现实背景,这里拥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延安精神,并且如今也取得了丰富的脱贫攻坚成果。”延安大学是新时代延安精神传播中心。这些青年学生站在大学校园里,与我们交谈他们心中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新时期党群关系。我们在这里相遇,我们心中有梦,眼里有光。


一炷香的光亮

本报记者  陈博雅

陕西·榆林市佳县

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采访,受访者是作家刘亚莲。知性干练,是刘亚莲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但谈到佳县人民和子弟兵的故事时,她一次次啜泣哽咽。

刘亚莲告诉记者,当年为了支援前线,佳县人民为战士们赶制军鞋,由于当时没有煤油灯,佳县百姓就在耳朵上别一炷香,利用香头的一点点光亮缝制军鞋。

军爱民,民拥军,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佳县人民和战士们血肉相依。如今在佳县,这种党和人民血脉相连的故事仍在延续着。


从“龙须沟”到“金鱼池”

本报记者  卢立业

北京·天坛路87号金鱼池小区

提到《龙须沟》,大多数人都知道,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

但说起“龙须沟”的巨变,如今北京金鱼池小区的老户,才能说明白。记者采访的老户叫徐亚兰,她亲眼见证了“龙须沟”的三次改造。

众所周知,小区环境好不好,不仅是物业的事,也是每个居民的事。在金鱼池小区,居民都知道因为三次改造,昔日“龙须沟”才变成了今天的“金鱼池”,“经历过苦,所以格外珍惜今天的优美环境。”徐亚兰说。

“龙须沟”的改造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生活的深切关怀。


小山村里的党旗

本报记者  张  昕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地处中越边境。我们前往的下金厂乡大坝村,海拔1680米,全是盘山路,狭窄且弯路多,20公里长的路,司机要开上50分钟。这样一个边陲山村,让记者最难忘的是家家户户都挂着党旗、国旗。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红色的旗帜格外夺目。背着孙子在村里小广场晒太阳的陈大姐说,她嫁到这个村快30年了,过去穷啊,吃了这顿想下顿,现在想吃啥去超市,上网买也行。“如果没有共产党,这日子谁敢想?”开超市的刘成华是党员,她说去年5月全县脱贫了,“咱们村的党员都为脱贫出了力。老百姓心里都感谢党,觉得在自家挂党旗、国旗,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


三明人的幸福感

本报记者  张  昕

福建·三明市

记者对福建省三明市的第一印象,来自当地的出租车司机郭师傅。郭师傅穿着干净笔挺的夹克外套,说起话来非常斯文有礼,车内环境也让他收拾得十分整洁。

一路上,郭师傅不断向记者介绍三明的好——你看我们的街道多平坦,绿化覆盖率多高;看到我们的各种文明标语了吗?每天看,入脑入心;我们的社区很干净,大家都很爱护环境……经过他的“洗脑”,记者也觉得三明处处扑面而来的城市文明新风,对这座城市颇有好感。

在三明的两天,记者接触到不少三明人。有误把记者当求助者的办事大厅工作人员,有吃饭时听出我们外地口音主动介绍会员特价菜的服务员,也有虽然疲惫但是每天都很快乐的志愿者……那一张张笑脸让人难忘。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三明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是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文明,让每个人更有幸福感、安全感。

咱们文明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