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下来了共产党人

辽宁日报 2021年06月29日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的印章、购物证和股票。本报记者 刘明昊 摄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本报记者 刘明昊 摄

在党的领导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了胜利。 本报记者 刘明昊 摄

本报记者 陈博雅

提示TISHI

安源,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这里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

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完全胜利,成为中国工运史上的成功范例。

取得此次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共产党人处处为工人群众的利益着想,因而得到了广大工人的信任和拥护。

和工人们同甘共苦

提起安源,许多人会想到那幅著名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油画描绘的是1921年秋毛泽东第一次前往安源时的情景。

1921年10月下旬,时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的毛泽东从长沙来到安源。在安源,毛泽东来到餐宿处、火车站、制造厂,并下到总平巷,在矿井搞社会调查,了解工人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调查研究,中共湖南湘区支部最终决定把安源列为湖南湘区支部工人运动工作的重要区域。

毛泽东在安源调查研究的细节,以及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这场震惊中国的大罢工的过程,在百年党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也成为众多研究者聚焦的重要课题。

从1901年到1919年,安源工人先后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自发斗争,但最终都失败了。对此,萍乡市红色文化和党性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党史专家黄仂解读说:“失败的原因是工人缺乏组织性,而成功的原因是有了‘领头羊’,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指挥和领导。”

黄仂多年研究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他告诉记者:“毛泽东下到又黑又脏的煤井,了解工人的疾苦,亲切地问工人每天做几小时的工,一天有多少工钱。真正做到了与工人心连心。在矿井里,毛泽东坐在坑木上,身上蹭了煤灰,头上冒着汗,有工人想替他擦擦灰,他连忙拒绝。他告诉工人,受苦不是命里注定的,要团结起来推倒压在头上的大山。工人们很感激,称呼毛泽东为‘毛先生’。”

1921年冬,毛泽东与刚刚回国的李立三再次来到安源。两人住在安源老后街中段的刘和盛饭店,老后街有好几家条件不错的饭店,刘和盛饭店十分简陋,价格便宜,多是工人、农民在此食宿。为了方便与群众接触,毛泽东、李立三便选择住进了这家小饭店,在两条木凳、床板和稻草组成的床上睡了三个晚上。

黄仂说:“安源的冬天极冷,毛泽东用实际行动告诉工人,他们不是来享福的,是和工人们同甘共苦的。两人每天找工人谈话,进一步深入了解工人的想法。”其后,李立三被安排常驻安源,他以办平民教育的名义,由湖南平民教育促进会介绍到安源,办起了职工子弟学校和工人补习夜校。“为了让工人到夜校学习知识,李立三挨家挨户上门作动员。”黄仂告诉记者。李立三还自己编写课本,每次上课都会宣传马列主义基本知识,主要讲世界上的财富是工人阶级创造的,受到工人的热烈欢迎。

团结得像一个人

1922年2月,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正式成立,这也是中国产业工人中最早成立的党支部。不久,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也成立了。

“俱乐部成立当天,工人们在大雨中举行庆祝游行。大家挥舞着旗帜,聚集在俱乐部高声唱歌。”黄仂告诉记者,俱乐部每周都会组织活动,包括政治报告、化装演讲、工人辩论会、研究会等,不仅提升了工人的政治参与能力和组织能力,也从思想上增强了工人群众对党的凝聚力。

1922年7月,中共安源路矿支部创办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经济事业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记者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了解到,工人消费合作社以“可买便宜货”为口号,不仅为工人提供急需的生活用品,还将物品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工人,减轻了工人的经济负担。

因为俱乐部处处为工人群众的利益着想,逐步得到了广大工人的信任和拥护。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始之前,俱乐部只有700多名会员,但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把广大工人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不管敌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破坏罢工,都无法达到目的。

完全的胜利

关于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过程和成果,刘少奇、朱少连在1923年8月合著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中曾作如下评述:

“这一次大罢工,共计罢工5日,秩序极好,组织极严,工友很能服从命令。俱乐部共费计一百二十余元,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这实在是幼稚的中国劳动运动中绝无而仅有的事。”

对此,黄仂认为:“当时,领导罢工的党、团员约52人,还有几百名俱乐部会员,要凝聚将近两万人的工人队伍,极其困难。”因此,决定罢工后,李立三从醴陵返回安源,负责组织罢工事宜。为加强领导力量,毛泽东又派刘少奇到安源参与斗争。同时,又成立了工人纠察队和侦探队。

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这天,铁路工人停开列车,拉响汽笛,发出罢工信号;煤矿工人砍断井下电源,如潮水般从矿井、工棚、街头巷尾蜂拥而出。罢工队伍高呼口号:“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随后,工人们用木料将井口堵住,仅留一个出口让井下工人出班,不准任何人下矿井,一律留在餐宿处,不再上班,也不许外出。

大罢工期间,军队闯入俱乐部企图武力封闭, 数千名工人冒死保护俱乐部。刘少奇作为工人俱乐部全权代表只身深入虎穴谈判,“2000多名工人簇拥并保护他。工人们还要求路矿当局每隔十分钟就让刘代表出来跟大家见面,如果不出来就是遭到了不测。”黄仂说,工人们对党组织十分信任,同呼吸,共命运。他们高喊:“谁敢动刘代表半根毫毛,我们就要打得路矿两局片甲不留……”经过5天斗争,路矿两局接受了工人罢工的条件,把相关条件合并,达成13条协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路矿两局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之权”。

罢工胜利后,党组织在工人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工人俱乐部成员由700人发展到1.7万多人,党、团组织也得到了极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