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展演高跷鼓乐 台下展示农民画剪纸

讲好辽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故事

辽宁日报 2021年06月23日

王新宇创作的金州现代民间画《好日子》。

展演中的海城高跷秧歌。

大连金普新区文化馆馆长魏春晖(右一)在民间画展区作讲解。

本报记者  杨  竞  文并摄

核心提示

6月18日,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的“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中国(辽宁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展览展示暨文化进万家活动在沈阳老北市景区皇寺广场举行。高跷秧歌、鼓乐、辽剧、农民画、民间绘画、版画等生活气息浓郁又不乏时代感的民间艺术,讴歌新时代,展示新面貌,让人们更加了解辽宁民间文化艺术。

集中展示国家级省级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代表性项目

此次活动选取了6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17个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代表性项目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展演展示,如海城高跷秧歌。海城高跷秧歌又称海城秧歌,是城乡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观众在现场欣赏到海城高跷秧歌中的“孔雀开屏”“叠罗汉”“大风车”等一系列绝活儿,纷纷为这个“踩在木棍上的东方芭蕾”拍手叫好。

来自辽阳市辽阳县柳壕镇的民间鼓乐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它以唢呐、笙管为主奏乐器,加上打击乐器合奏,经过近30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辽宁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一。

辽剧与辽南的历史、地理、风俗、文化相结合,极具深厚地方传统和浓郁生活气息。此次来自营口市鲅鱼圈区芦屯镇的辽剧表演,加深了观众对辽剧的了解。

每逢春节或是重大节日,朝阳的秧歌小戏就会上演,此次展演深受观众喜爱。瓦房店市的复州鼓乐表演者慷慨激昂地奏起唢呐、敲响锣鼓,来自远方的古老声音瞬间充盈全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500多年传承的复州鼓乐,至今仍然保持着蓬勃发展的态势。而铁岭县凡河镇小品小戏、新宾满族自治县地秧歌、黑山县二人转等节目纷纷登场亮相,展示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

集中体现辽宁地域文化特色

舞台上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展演,舞台下展示区有来自全省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农民画、书画、民间绘画、剪纸等项目的展览。

在展示区,记者看到鞍山市岫岩农民画、沈阳市苏家屯农民画、本溪县田师付镇农民画,其共同的特点是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画风质朴,透着“泥土味儿”,但又各具特色。比如,具有岫岩满族地方特色的岫岩农民画,在绘画手法上吸取了满族民间剪纸、刺绣等特点,在题材上有满族民间的优美故事、传奇、典故、习俗等,色彩对比强烈。刘仁杰画了几十年农民画,他对记者说:“岫岩农民画以丰富的生活为源泉,承继满族的民间文化,描绘民间习俗,讴歌时代生活。”在大连金普新区民间绘画展区,记者见到大连金普新区文化馆馆长魏春晖、金普新区文化馆美术部主任李剑和现代民间绘画传承人王新宇。他们正在为观众介绍金州现代民间绘画。

魏春晖说,金州现代民间画以传统民间艺术元素与现代艺术语言相融合,以乡村生活和风土人情为主要题材,作品构思新颖,造型朴拙,色彩饱满、构图不受透视原理约束,平视与俯视结合,夸张变形,拙中藏巧,洋溢着传统民间艺术气息。如王新宇的《好日子》、张风英的《正月十五闹花灯》、刘晓丽的《乡情》等。

在桓仁传统木版年画展区,传统木版年画传承人陈东明正在刻版画,他对记者说,作为辽宁地区特有的木版年画艺术,桓仁地区的传统木版年画完整地传承了山东潍坊版画重用原色的特点,在刻印技法上又糅入北方人粗犷、豪迈的特征,形成了线条粗犷、风格纯朴、想象丰富的主要特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陈东明的版画作品《春》被国家美术馆收藏,《磨房》《富》两幅版画被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收藏,陈东明的版画艺术道路越走越宽,成为有名气的版画艺术家。

在助展区还有金氏绳结、烙画艺术、李氏糖人、沈阳“面人汤”等项目。此次举办中国(辽宁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展览展示活动,集中展现了辽宁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