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101高地树立不朽丰碑

辽宁日报 2021年06月22日

更多内容 扫码观看

纪念馆内展示的“支前碾子”。

张德新戴过的帽子。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讲解员李庆(右一)在为参观者介绍阻击战战斗经过。

黑山百姓支前物资收据等资料。

本报记者 张 颖

仲夏,驱车行驶在锦州市黑山县304省道上,远远就能看见绿树环绕中的101高地纪念碑,巍然耸立在那里。

73年前,为了全中国的解放,我军将士在这里打响了黑山阻击战。1948年10月23日至25日,将士们坚守101高地,72小时寸步不让,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如今,这里建成黑山阻击战纪念馆,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半景画等多种形式再现历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点位名片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位于锦州市黑山县

城东101高地

黑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期间

一场艰险的阻击战

我军将士与5倍于己的敌军,鏖战3天3夜,浴血黑山

讲 述

辽沈战役中 年龄最小的烈士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英模展区内,一座少年手握红缨枪的半身塑像格外引人注目。他叫张德新,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胡家镇前黑村。1948年1月,他被选为儿童团长,带领儿童团站岗放哨。1948年10月19日,为掩护农会干部转移不幸落入敌手。

为保护农会干部,张德新勇敢地站了出来,他受尽酷刑,宁死不屈,没有透露半点儿消息。

1948年10月21日,敌人将年仅16岁的张德新带到村南的田野里残忍杀害。

支前碾子

黑山百姓在黑山阻击战时踊跃支援前线。在纪念馆中有盘当年留下的碾子,它在解放战争时期立下了汗马功劳。

黑山阻击战时,解放军阻击围歼敌人无暇做饭,当地群众用碾子磨米磨面制成干粮,送到前沿阵地。当时附近的村屯共有碾子78盘,当地群众4天赶制干粮1万多公斤,他们冒着炮火,把干粮送到前线战士手里。

当时各村的男劳动力大多投入到抬担架、运军需的行列,妇女成为磨制干粮的主力。黑山阻击战胜利后,村民们聚在碾子旁谈论起这些事儿时说道:“人支前,碾子也支前,索性把我们村的碾子叫作‘支前碾子’吧。”用它来教育子孙后代,永远记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101高地上鏖战3天3夜

从河北省承德市来锦州市黑山县走亲戚的李文城一早就从拉拉屯的亲戚家出发,坐小客,倒公交,到黑山阻击战纪念馆参观。

记者见到李文城时,他正聚精会神地看一张阻击部队顽强阻击敌军的图片。“黑山阻击战非常有名,在我们河北老家,村里的老人经常说起。我以前通过看电影、电视和一些书籍知道这场阻击战,很受震撼,这次走亲戚特意安排了参观黑山阻击战纪念馆。”李文城说。

黑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时辽西大地上进行的一场艰险的阻击战。英勇的将士们同5倍于己的敌军,在101高地上鏖战了3天3夜。

“1948年10月23日至25日,是黑山阻击战最惨烈的3天3夜。”在“鏖战三日,浴血黑山”展板前,黑山阻击战纪念馆讲解员李庆介绍道。

李庆说,这场阻击战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当时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刚组建1年,装备落后,敌军装备精良。在人数上,我军只有两万余名官兵,敌方是10万精锐部队,5倍于我军的兵力。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第十纵队的将士坚决服从坚守阵地3天3夜的命令,72小时寸步不让,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这个展区的故事李庆讲了无数遍,可每次讲到这个部分都难抑激动之情。“将士们不畏生死、坚守阵地的场面催人泪下,他们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仰。”李庆指着展板上的照片说。

李庆的讲解,将人们带回那战火纷飞的3天3夜。

1948年10月23日上午,敌军以两个营的兵力在黑山、大虎山以东胡家窝棚一带向我军防御阵地发起疯狂进攻。同时,另外两个营向我十纵二十八师八十二团三营七连黑山城北部的尖子山防御阵地发起攻击,由此拉开了黑山阻击战的序幕。

10月24日是艰难的一天。天刚亮,敌军就出动了5架飞机对高家屯一线轮番轰炸,随即又以5个师的兵力向我军阵地发动全线攻击,主攻方向就是黑山县城东北的101高地。

上午,敌人向101高地连续发起3次进攻,均被击退。

下午3时,敌人向101高地发起了第4次进攻,在疯狂的炮火掩护下,两个营的敌人向山头爬上来,坚守阵地的将士全力以赴,但因寡不敌众,101高地失守。

下午5时30分左右,我军开始反击,纵队炮营和师山炮营集中火力向101高地猛烈轰炸,与此同时,我军兵分3路向101高地发起攻击,激战半小时,守敌被击退,我军收复101高地。

晚7时左右,城东一线高地全部被我军夺回。

听了讲解,李文城感慨地说:“太不容易了。以前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这场阻击战打得不容易,没想到真实的情况更艰难。”

10月25日的战斗更加惨烈。我军应对敌军波浪式的攻击,进行了20多个回合的反复争夺,在我军守军不足百人的情况下,仍然坚守阵地。然而下午4时,101高地再次失守。

为夺回101高地,我军分4路直扑高家屯,不畏危险,登上101高地山腰,连续炸毁敌人4个机枪火力点,把红旗再次插上101高地。

经过3天的浴血奋战,黑山至大虎山一线主要阵地被我军全线夺回。

“黑山阻击战创造了震撼全国的阻击战战例,载入史册。”李庆说。

红色故事让人热泪盈眶

黑山县有一位72岁的老人,他走遍了全县942个自然屯、207座山头、308处黑山阻击战的遗址遗迹。

他叫张德东,退休前是大虎山文化站站长,是黑山县党史材料征集员,也是黑山阻击战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

张德东说,他这辈子与黑山阻击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重走辽沈战役中黑山阻击战遗址遗迹,我强烈感受到先烈们顽强不屈的精神,这促使我完整梳理黑山县的红色历史。”张德东说。

2006年,张德东正式退休了,同时他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正式启动。退休第二天他就踏上了寻找烈士遗骸的艰难旅程。每天早上4点出门,一个馒头、一根香肠、一瓶水就是他一天的口粮。

由于战争原因,一些烈士遗骸被埋葬在山沟里、荒甸子里。张德东经过15年的寻访,帮助找到104具烈士遗骸,这些烈士遗骸已由黑山县民政局和黑山县烈士陵园管理所妥善安葬在黑山县烈士陵园。

张德东说:“我用微薄之力帮这些无名英烈回‘家’,将他们安葬在陵园里。寻访的过程对我来说更是一次心灵净化的过程。”

作为黑山阻击战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张德东的讲解生动感人,给参观者更深的代入感。他不仅将展板上的史实生动形象地讲述出来,还在里面加入了很多自己寻访烈士遗骸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在黑山阻击战纪念馆,张德东给东北野战军烈士的后代讲过党史、给当地的党员干部上过党课,也给戴着红领巾的少年讲过历史。他被称为“金牌讲解员”,在讲课现场,他讲的红色故事总能让人热泪盈眶。

在黑山阻击战纪念馆英模展区内,陈列着很多作出突出贡献的英模照片。张德东常到这里瞻仰,他被英雄们英勇无畏的精神所感染。

血战101高地的英雄连长倪恩善的照片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张德东介绍说:“他是山东省临清市人,生于1918年,1945年初参军。黑山阻击战期间任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八十二团一营一连副连长。他和他的战友在101高地上与敌军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1948年10月24日,坚守101高地的八十四团二营战士全部牺牲,101高地失守。倪恩善按照师部的命令,带领一排战士分3路向101高地发起冲锋。他冲到前沿阵地,突然中弹,腰部和左腿受伤,他不顾伤痛,继续带领战士向101高地冲锋,仅用半个小时,就将守敌击退。

第二天的战斗更加激烈,在“坚决再把101高地拿下来”的命令下,倪恩善坚定地表示:“就是剩下一人一枪也要完成任务!”在他的鼓舞下,战士们做好了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准备。下午6时,战斗打响了,战士们与敌人展开近距离战、肉搏战,经过一番激战,倪恩善带领的第一突击队终于冲上山顶,再次夺回101高地。

战后,倪恩善所在的连队被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授予黑山阻击战“战斗模范连”光荣称号,倪恩善成为战斗模范连的连长。

英模展厅之外,无数的无名英雄让张德东感动,他决心用行动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帮助安葬在黑山县二道乡田家屯的60名无名烈士葬到烈士陵园;黑山县薛屯乡东水泉村的一处墓地安葬的是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二十师的14名烈士,张德东先后8次到墓地调查,帮助工作人员认定烈士身份……

张德东说,53年来,他收集整理党史文献资料,不断丰富黑山县的党史内容。他聆听了万余名老战士、支前人员的亲历、亲见、亲闻,撰写了30万字的《重走先烈路》纪实,广泛传播这些革命故事。

战争结束后建起纪念馆

1948年11月,黑山阻击战结束后,黑山县人民在城北石龙岗上修建了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并在陵园内建成一座300平方米的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2008年,在黑山阻击战战斗遗址101高地西南山脚下,建起了新的纪念馆,原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内纪念馆的文物全部迁入新馆,2011年7月1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从外观上看,黑山阻击战纪念馆建筑主体高11米,为两层框架穹顶结构建筑,顶部为半球形穹顶,外面是“101”造型。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馆长张翀说,黑山阻击战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一直以来在传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通过图片和历史文物、战史资料以及战场场景复原图、101高地模型、沙盘、多媒体半景画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和还原了黑山阻击战的历史。

“纪念馆每年参观人数达15万人左右,今年3月份以来,每天都有团体和个人预约参观,最多时一天接待2000多人次。”张翀说。为了方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观,接受党史教育,黑山阻击战纪念馆延长了开馆时间。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出门后沿着左边的山坡向上走1500米左右,便是101高地遗址。遗址南北长580米,东西宽450米。

1988年10月,黑山阻击战胜利40周年,当地政府在101高地主峰前平台上建起了一座高1.2米、宽2.4米的汉白玉战史碑。

1996年10月,当地政府在101高地山顶修建了高10.1米的纪念碑。纪念碑上镌刻着“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101高地纪念碑”。

张翀说,黑山阻击战纪念馆与101高地战斗遗址、黑山阻击战纪念碑共同构成一幅黑山阻击战的全景图。近年来,纪念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聘请多年研究党史的退休干部为义务讲解员,选拔26名中小学生成为小小讲解员。同时让纪念馆“动起来”,开展流动展馆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工地等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