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 冬
在沈阳市康平县二牛所口镇刘家窝堡村,一处风景较好的民宅“变身”为失能老人日间照料站,让留守老人有了一个幸福的家;村里还建立了地标式的红色堡垒党建阵地,成立了年销售额超百万元的合作社,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2000元以上……村民们都说:“自打‘第一书记’宋楠楠来村之后,咱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选派驻乡村干部是沈阳市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基础、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撬动点,也是沈阳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管党治党,重在基层。近年来,沈阳市抓紧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坚持把思想“铸魂”、组织“造形”、赋能“聚力”相统一,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沈阳振兴发展的火热实践,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沈阳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推动思想真解放、大解放、深解放。沈阳市制定并实施了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9个方面26项具体举措,每季度印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每月印发党支部主题党日计划,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以上率下领学、多种形式促学、主题宣讲助学、红色资源辅学,引导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开设“高质量发展与沈阳振兴”教学单元,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和系列研讨,举办优化营商环境等专题研讨班,着力推动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跟上时代。
用健全的组织体系“造形”,建强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沈阳市围绕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逐级建立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大力推行“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进一步强化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强化党支部的基础性地位,深入实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红色堡垒工程”,建立农村、社区等7个领域建设标准,让党支部建有标尺、抓有方向、评有依据。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组织建设,圆满完成全市1527个村、955个社区“两委”换届任务,累计整顿342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市属23家国企完善了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制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82.11%和74.67%,城市基层党建打造“红色驿站”的经验做法入选中国改革年度优秀案例。
用高质量基层党建“聚力”,全力助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沈阳市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树牢“店小二”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了“万人进万企”等活动,举办42期“营商下午茶”(党建版)活动,及时为企业解决诉求和难题。锚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市累计选派驻乡村干部1822名,帮助引进培育农业产业项目1500余项,化解村集体债务6900余万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9万余件,全市集体经济“空壳村”已基本消除。聚焦抓好疫情防控,下拨专项党费、工会经费4700余万元,动员2.9万余名在职党员与开放式小区居民共同筑起了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一系列扎实的举措,一项项喜人的成就,凸显着沈阳市党的建设工作取得的新成效,为推动新时代各项改革与发展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