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台安特支立足农村壮大组织——

成立农民协会 开展农民运动

辽宁日报 2021年06月09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原黄沙坨小学中共台安支部旧址。

王纯一

黄吟秋

李一质在《先声》上发表的诗歌《战歌》。(影印件)

1929年4月出版的《先声》第五期。(影印件)

本报记者 吴 限

提要TIYAO

一九二七年七月,中共台安支部建立。随着革命活动的顺利开展,台安党支部改组为台安特支。创办多种进步刊物传播革命思想。同时,台安特支还在县立第一小学开办“贫儿班”和平民夜校,使之成为党在农民中宣传革命思想的又一重要阵地。台安特支还创办“读书会”“文学研究会”等吸引进步青年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反日爱国运动。

台安党支部:领导反对日本“临江设领”斗争

赵国辉,鞍山市档案馆馆长,对中共台安支部的历史做过深入研究。他告诉记者,1927年3月,共产党员李焕章来到台安。当时的台安交通闭塞,反动统治薄弱,加之人民生活异常贫困,阶级矛盾深。李焕章以台安师中校英语教师的身份为掩护,秘密从事地下工作。他结识了体育教师黄吟秋和县立第一小学校长张国威,并先后介绍二人入党。

1927年5月,上级党组织派王纯一来到台安。王纯一是台安县十四家子人,他以县立第五小学校长的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不久,李焕章被调走,上级党组织又派孙广英到台安师中校工作。7月,在台安第一小学教师宿舍,几名党员秘密召开党支部成立会议,中共台安支部正式建立。王纯一任支部书记,孙广英、黄吟秋为支部委员,当时共有4名共产党员。

据史料记载,为了便于工作,党支部设在黄沙坨小学,在县城的师范中学校设党小组,通信联络由县城中转。当时,党支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提倡新文化运动,发展组织,掩护上级党组织派来开展工作的同志。

反对日本“临江设领”斗争,是台安党支部领导台安广大爱国青年进行的第一次有重大意义的爱国斗争。

1927年10月,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满蒙计划”,加快侵略步伐,强行在临江设立领事馆和强夺“五路”建筑权,引起东北人民的强烈反抗。在共产党员孙广英领导下,台安县发动师中校和县立第一小学300多名师生,举行示威游行,提出了“坚决反对日本在临江设立领事馆”“动员起来,保卫主权,反对对日妥协”等口号,还组成5个时事宣传队,深入杨树、荒地、拐屯等村屯贴标语、撒传单、搞演讲。通过这一系列爱国行动,进一步唤醒了人民的觉悟,揭露了反动军阀与帝国主义勾结的本质,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党团积极分子。

台安特支:建立“反帝大同盟”

台安党支部建立之后,以黄沙坨小学和县城师范中学为重点,积极开展党的工作。

赵国辉指出,台安所处地理位置非常有利于党开展农村革命工作,所以从1927年底开始,中共满洲省委接连抽调多名共产党员赴台安。12月,在黄沙坨增设了第五小学党小组。

1928年4月,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台安党支部改组为台安特支,隶属中共满洲省委直接领导,王纯一任特支书记,黄吟秋、张希平为特支委员。中共台安特支下设黄沙坨、县城两个支部,全县党员达到20余人。

台安特支成立后,进一步推动了学生运动、农民运动的迅速发展。许多在斗争中经受了考验的共青团员被发展为党员。

台安特支为了更有效地宣传革命进步思想,还创办“读书会”“文学研究会”等吸引青年学生的进步团体,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反日爱国运动。

1929年初,台安特支组织进步学生成立“抗日十人团”,1930年初,改成“反帝大同盟”,积极开展学生运动。党员学生朱云峰在杨树屯以“反帝大同盟”名义召开宣传大会,听讲的农民有200余人。不久,杨树屯也建立了“反帝大同盟”组织。

台安的农民运动受到中共满洲省委的高度重视,省委多次派巡视员到台安考察。时任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团省委书记的王鹤寿曾两次来台安考察指导,并将台安革命工作开展情况上报中共中央。

创办多种刊物宣传革命

记者在鞍山市档案馆看到几份珍贵的档案资料,是当年台安党支部创办的刊物,看上去有些模糊,但仍能辨认出文字内容。据赵国辉介绍,为了及时准确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传达党的声音,使党的政策和主张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使其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特支书记王纯一的领导下,台安特支先后办了《晚霞》《先声》《晨曦》等油印刊物,其中尤以1928年10月创办的《先声》影响最大。

《先声》主编由特支宣传委员李一质担任,他和李馨化、李维新共同编辑。《先声》编好后,由党员吴玉书、苏忠元二人在关帝庙东院西头第三间房秘密印刷,再由学生会组织发给学生传阅,在青年学生中影响很大。女党员金秉坤曾在上面发表提倡婚姻自由、反对妇女缠足、反对“三从四德”等内容的剧本,并利用庙会演出这些戏剧。人们称赞《先声》是“替被压迫者说话”“代表工农学商大众说话”的刊物。

《先声》还积极向群众进行捍卫国家主权的宣传,发表了一些说服力很强的政论、短文和诗歌。受《先声》的影响,学生们组成时事宣传队,深入一些村屯贴标语、撒传单、搞讲演,使这一运动很快扩展到全县。《先声》还提出很多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主编李一质在《先声》上发表了富有战斗力的新诗《战歌》《我愿》等。但是,由于反动当局的封锁,《先声》于1929年冬停刊。

为了传播革命思想,党组织在县立第一小学建立了新文化图书馆,买来很多进步书刊,借给学生阅读。

王纯一调走后,新接替的特支书记张如恒,文学素养较好,师范学校和第一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经常请他讲演。他利用这些机会宣传只有起来革命才能推翻旧社会,建设一个没有人剥削人的新社会的道理。他还利用招生考试命题来启发青年考生的思想。师中招生时,他给考生出的题目是“目前中国广大农村日趋破产,学子失学,试想宜以何法救济之”。在他的宣传鼓动下,师范中学多次掀起罢课斗争。

台安特支通过各种可以利用的方法把革命宣传活动扩展到农村的其他领域中。李维新、张振华等党员在县城,深入贫困户家中,对学生进行登记,然后在第一小学校内办起了“贫儿班”和平民夜校,宣传进步思想,使之成为党在农民中宣传革命的又一重要阵地。

当时黄沙坨小学西邻的娘娘庙,每逢农历四月十八都举办庙会。特支利用举办庙会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文艺演出。其内容有破除封建迷信的,有提倡婚姻自由的,也有反映工农群众悲惨生活的,剧本都是由党内同志编写。1930年春的一次庙会上,学生演出了《新民惨案》《贿选村长》《女子继承权》等反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内容的戏剧,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赵国辉总结道,台安党支部的建立,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封建统治阶级及反动军阀,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也使生活在黑暗中的广大劳苦人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