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话剧《血祭龙源》在沈阳展演

用真实笔触为家乡留下生动注脚

辽宁日报 2021年06月04日

本报记者 赵乃林

作为我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6月1日、2日,朝阳市剧目创作工作室、朝阳县艺术推广中心联合排演的原创话剧《血祭龙源》在沈阳连演两场。这部在省第十一届艺术节上获“文华奖”的剧目,讲述了朝阳民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誓死保护中华民族史前文明遗址的悲壮故事。

取材于家乡的史实

话剧《血祭龙源》的3位编剧隋志操、张汉良、徐风国都是朝阳人。他们的创作取材于家乡的人和事。

隋志操说,他们有个共同的想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创作把家乡最令人骄傲的人、事、物展现出来,诸如牛河梁红山文化、三燕文化、古生物化石文化以及英雄人物等。几经构思、打磨,将地域文化的闪光点与历史史实、艺术构思有机融合,创作出《血祭龙源》的话剧剧本,可以说,所有的重要情节都以史为据。

张汉良告诉记者,朝阳话剧有历史也有自己的传统,其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所有剧目均为原创,都是朝阳人写朝阳的事、本土演员演本土的戏,话剧《血祭龙源》亦然。他们心怀敬畏写家乡,是因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钟情于用自己真实的笔触为家乡留下生动注脚。写家乡,也使他们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感情真挚。

精品是打磨出来的。3位编剧说,这个剧本至今仍在打磨中,打磨人物语言、故事情节发展等方方面面。这次展演后,将会进一步完善剧本。

演戏要“走心”

展演之前,记者曾赶到剧场看导演宋国锋指导演员排戏。灯光投射在舞台上,走台的演员不时被叫停,宋国锋逐一纠正他们的语调、站位、动作,及时提出布景、灯光、音乐的转换变化等存在的问题。近距离静观,记者能够感受到这位艺术家和所有参演人员精益求精的精神。

接受采访时宋国锋说,《血祭龙源》是继《凌河影人》之后他与朝阳再度合作的话剧。十几年前在话剧《凌河影人》里他是主演,而《血祭龙源》他是导演。他认为,该剧展示了朝阳民众的文化觉醒和文化情怀,是一部悲壮的大调长歌,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话剧,他将努力把这部戏排成《凌河影人》的姊妹篇,讲好红山文化的动人故事。

剧中女主角骆英子的扮演者白静敏告诉记者,剧组的70多名演职人员都是朝阳人,排演取材于家乡的戏,他们都将热爱家乡之情寄托于剧中。每一次登台演出,对角色的理解都在深入,最初她的演出——眼神、语调、动作只是尽力按导演的要求来做,而现在则更多地融入了自己内心的情感,真的“走心”了。61岁的石黎明是剧组中年纪最大的演员,尽管在剧中扮演的是反面人物,但他仍反复排练,演被击毙的那场戏,为追求表演效果,他从高处真实地摔下。谈到这些,他说,这就是演员要追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