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商 越
记者通过多条渠道找到李维周的孙子李赞。李赞今年46岁,在沈阳北站工作。
李赞向记者展示了珍藏多年的爷爷的几张照片。还有一枚爷爷用过的小巧的印章,虽然造型和用料都很普通,但是在李赞心中却有不同寻常的分量。在李赞的记忆里,爷爷李维周就是一个非常慈祥、和蔼可亲的老者。儿时的李赞与爷爷同住,常常听爷爷讲起当年发展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的故事。大约八九岁时,一次李赞给爷爷洗澡搓后背,第一次发现爷爷后背遍布密密麻麻、深深的伤疤,心里非常难过,问爷爷疼不疼?爷爷笑着回答:“没事,鞭子打的,都过去几十年了,那时如果扛不住,就成叛徒了。”
“爷爷对我们后辈要求极严,让我们要做个好人,遇到涉及名和利的事,要主动往后边靠。”李赞告诉记者,爷爷不让儿女孙子对外宣扬他曾经的革命经历,不准家属借光提拔。因此自己对这段家庭背景也特别低调,几乎没跟外人提起。听到此,记者恍然大悟,难怪对这次采访,他的领导和同事都很惊诧,原来他们根本不知道朝夕相处的李赞是老一辈革命者的后人。
身着一身铁路制服,李赞自豪地告诉记者:“我跟《红灯记》里的李玉和是同行。”李赞的工作是在沈阳北站站台上接送路过的普速列车,白天给火车司机打旗提示、晚上用信号灯发送行车信号。一个白天加一个夜晚,他需要连续工作24小时,接送200多列普速绿皮火车安全驶离站台,然后休息两天。
在李赞的大盖帽里,藏着工作所需的列车占线程序图,加上手台、小旗帜、信号灯,组成李赞工作时的“标配”。李赞说:“爷爷为党工作不畏牺牲,我不能辜负爷爷的期待,干上这份工作,就要认真负责地把火车正点送走,把千千万万旅客平安送回家。”
(感谢辽宁省档案馆、中共辽中区委党校、李赞为本版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