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中国育婴演化史

辽宁日报 2021年05月31日

曲 宏

提示

从古至今,婴儿的出生养育都是中国人最为关注的大事之一。“七普”后,优生优育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熊秉真所著的《幼医与幼蒙》,就是一本梳理中国育婴史的专著。她从21世纪世界史的视角,重新检视千年来中国家庭在婴幼儿养育方面的努力,收录大量新生儿照护、哺乳、婴幼儿生理、成长发育以及幼儿启蒙教育等方面的实际案例,虽然是偏于“过去时”的实证与技术性的挖掘,但许多传统的襁褓之道,仍可为今天的育儿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内容。

传统中国幼科医学发展极早,也积累了成百上千的医学典籍。《幼医与幼蒙》运用了大量传统幼科典籍,也采撷近代以来文人传记、书信等资料中对家中儿童疾病的记载,收录了许多当时民众育婴的实例。通过仔细观察对照,梳理了中国自唐代以来1000多年里中国人育婴方式的演化过程。对历史上琐碎细微的育婴扶幼状况梳理清晰,发现内里乾坤:中国传统医学在学理与临床上,有其内生动力并不断发展进步。

作者对“变蒸”学说的梳理,清晰勾勒出了人类在幼儿成长认识上的曲折路径。“变蒸”一说认为,初生儿一年半左右的生理变化是依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前320天里,即每32天经过一“变”,64天有“变”加“蒸”的情况,总共要经过十“变”和五“小蒸”,也就是320天;再有三次“大蒸”,也就是384日、448日和576日,在出生576日后,“乃成人”。这里的“变”是变化,每32天有一次明显的变化;“蒸”就是指小儿体热的现象,64天会有身体发烧不适等现象伴随发生。“变蒸”这一传统中国医学对小儿生理变化的重要理论,由孙思邈等提出,经过千年曲折起伏,到18世纪陈复正的反复辩驳,终于走到了学说的终点。作者在回顾梳理这一学说的兴衰变化中,不仅看到传统生理学知识本身的演变,更意识到其背后是社会状况和幼科专业两方面的转变。当时,家长逢儿患病就急于求医,而那时的医学界对少儿生理并无多少了解,处方多用峻厉无比的汗剂,导致婴幼儿的大批伤亡。这一理论才因此诞生,以提醒当时的医者和家长不要急于投医用药。随着中国幼科本身的发展,到15世纪至16世纪时,这种建立在推测基础上的学说在临床上得不到实证,人们由信到疑。“变蒸”的认知演变,显示了中国幼医从业人员对其社会责任和专业精神的双重重视,也向人们揭示了中国传统医学本身并不是单一学说,而是无比壮阔的洪流,在时光的流淌中不断会有支流汇入或分出,整个历程并不是直线发展的。

中国传统幼科的进步不但体现在婴幼儿生理学说的演变,在新生儿照护方面也是一个漫长的知识体系发展过程。在唐代,当时的重要医籍中都留下了很多新生儿养护的记录,了解到初生婴儿需要特别的照顾。孙思邈更是单独列出了一个新生儿照护的章节。传统中国对新生婴儿育养的注意,宋、元时期继续不断,幼医有了突破性进展。宋代的名医钱乙立志专门为6岁以下的小孩儿看病。他的传记里说其投身幼科就是希望“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其中小儿断脐和对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治在宋代的突破至关重要。到了明朝,15世纪至16世纪,幼科医书中对此的讨论篇幅大为增加。明末清初的17世纪前后,传统中国新生儿照护的理论与实践更臻成熟。新生儿的照护在传统中国医学中自成一门学问,属于幼科医学其中的一部分,这在世界上是最早的,也是医学观念上的一项重要突破。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史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历史的打开方式。熊秉真在钩沉中国幼医幼蒙的史料、梳理其历史进程时,除了发掘原生态外,还从全球视野来解读,用全球史的观点来考量。

“与西方相较,新生儿照护在传统中国一直特别受重视”。传统中国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现象早有注意,唐代孙思邈的《少儿婴孺方》中就有:凡生后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应和人。百日,任脉成,能自反复。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独坐……若不能依期者,必有不平之处。从中可知,早在唐代,中国医者就已经知道正常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循序渐进的。出生两个月左右能识人识物,百日能翻身,6个月能坐,7个月能爬,10个月能站,周岁左右能行走。这些对婴儿生长发育的认识与近代医学大抵相似。而与西方近代医学相比较,传统中国重视身体功能发育,婴童能言语行走,功能发育健全,就是判断其生理机能的重要指标。而西方近代医学更注意生长指标,如婴儿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的数字,以此作为判断发育成长进度的标准。此外在新生儿照护的相关文献梳理中,熊秉真发现,欧美幼科医学独立为专科的时间相当晚,19世纪以前,西方相关书籍内容多是少数儿童疾病的讨论,没有留心于幼儿卫生保健,传统西方接生和新生儿照护也多由产婆来做。相比之下,传统中国医学界在新生儿照护方面所花费的心血与成果,就相当突出。1000多年来,由隋唐医者的关注,经过宋代幼科的发展,到了明、清,新生儿的照护各方面都有全面进步。

《幼医与幼蒙》是作者在30多年前研究基础上的再认识和重新观察,是对中国近代幼科发展做了更多横切面的剖析。熊秉真不但关注幼儿的生育、养育情况,还关注传统中国幼儿的启蒙教育在素材、方法和学理方法上的迁移,考证出近代中国幼教有识之士的“教儿童,莫匆匆”以及如何看待责与罚。书里,还精心挑选古今中外的40多幅黑白或彩色图片,言明不是仅作插图,而是在辅助读者提升阅读兴趣的前提下,希望增加读者对非文献资料的重视。这一坚持又满怀温暖的体贴,发自一个学者对中国传统幼医幼蒙的温情与敬意,也是作者深厚学养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