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满征帆 振兴启新航

辽宁日报 2021年05月19日

(上接第一版)

“辽宁曾为新中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至今,产业门类的完整性仍居全国领先水平。”迟福林判断,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对辽宁制造特别是服务型制造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装备制造是工业母机,石油是工业血液,冶金是工业基础,这恰恰是辽宁的三大支柱产业。”宋冬林说,显见,对于全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自主可控,辽宁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当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成为这个世界的时代标签,作为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东北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辽宁地处东北亚核心地带,加之与东北亚国家地区深厚的历史渊源,其战略地位也会进一步凸现、进一步强化,成为一个很大的支撑点。”长期研究区域经济和东北振兴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建议,辽宁应因势而动,从“大历史观”“大格局观”“大角色观”着眼,全力打造我国对外开放新前沿。

使命之中,蕴含机遇、呼唤作为;变局之下,亦是破局之际、布局之时。对辽宁而言,这是“大考验”,更是“大窗口”。

担 当

“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有新突破”,这是中央为辽宁确立的新目标,是一场必须得打好、一定要全胜的攻坚战!

路怎么走?省委掷地有声:千条万条第一条,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中找答案、寻办法。

学得彻底,才会用得纯熟。省委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对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不断再学习、再领悟。

聚焦实际,才能落得精准。省委号召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走进一线、亲测“水位”。

站位宏观审视微观,透过微观把握宏观。振兴之策逐渐形成,愈发清晰。

改良“土壤”是根本。

“盐碱地长不出好苞米”。对市场主体来说,营商环境是其能否活下去、壮起来的决定性因素。

回忆起去年9月28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一位省委委员至今仍十分激动,“会上,省委首次提出营商环境是事关辽宁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首次系统阐释‘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四句话。当时,大家都非常兴奋,掌声持久而热烈。”

“客观地讲,优化营商环境,我省一直在努力,但也一直没有根本解决、彻底改观。去年以来,认识上,省委前所未有地将其从战术层面上升到战略高度,成为决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工程;方法上,既有涵盖‘政务、政策、法治、生活、文化’的全面性,又有让人‘可感、可知、可行’的针对性。”这位省委委员说,这是引起大家强烈共鸣的根本原因。

“营商环境决定着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关系着投资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活跃度、资源要素的流动性与聚集度。”对于辽宁的做法,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形象地比喻,“叼着了线头儿,也就抽开了线球儿。”

优化布局是核心。

辽宁“家底”不薄,关键在于怎么看待、如何配置。

传统产业比重大,是短板更是优势。省委这样分析:厚重的工业基础,可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提供丰裕场景和不竭资源,是我省最大的“本钱”。于是,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为目标,以“走创新路、吃创新饭”为手段,以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为主要内容的“三篇大文章”,已然起笔。

沈阳和大连,经济总量撑起全省“半壁江山”,这并非不平衡的“果”,而是协调发展的“因”。“沈大强,辽宁兴”。省委行棋落子,于是,以沈大“双核”为牵引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在搭建。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认为:“疫情冲击,带来全球产业深刻调整,辽宁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完成新一轮生产力大布局。抓住这个契机,就会赢得未来。”

善于“播种”是关键。

没有好把式,难得好收成。振兴征程,需要冲锋陷阵的“闯将”、攻坚克难的“猛将”、善作善成的“干将”。

什么是好干部?省委导向鲜明: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论业绩。省委要求具体:是否敢于斗争,直面矛盾;是否真抓落实,缩短“说了”和“做了”,“发文了”和“落实了”,“开会研究了”和“问题解决了”,“任务分解了”和“工作完成了”之间的距离。

据此,辽宁调整“指挥棒”、校准“风向标”,《关于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突出高质量发展工作实绩考核方案》等文件相继出台,一套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的科学评价体系不断完善。

这些,无不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化、项目化,无不是锚定着“高质量”、贯彻着“新理念”。

这些,也已成为辽宁“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主思路、大任务。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评价:这一规划,充分体现了国家使命、责任担当、辽宁特色。

既有“纲与目”,又有“船和桥”。辽宁,蓝图绘就,号角响起,再度出发。

今朝奋蹄耕沃野,他日满眼风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