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层波叠浪图》中江水的画法被后世继承
《八女投江》用中国传统的江水画法
《八女投江》 素描稿五
《八女投江》 素描稿三
《八女投江》右部三角构图,左一为冷云
《八女投江》 中国画 王盛烈 1957年
本报记者 凌 鹤
提要
王盛烈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位重要画家,为中国画的创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国画作品《八女投江》成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人物塑造采用西方绘画技法,而环境描绘则用国画传统技法。《八女投江》采用中西交融的绘画方式诠释了英雄精神。
八年磨一剑
1957年,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美术展览,王盛烈受邀创作一幅有关军事题材的作品,他立即把“八女投江”作为选题报上去,很快得到确认。《八女投江》创作完成后,在美术界引起巨大轰动。这背后,则是王盛烈为创作这一题材,呕心沥血的8年时光。
王盛烈之子、著名油画家王铁牛说:“在父亲创作《八女投江》的8年时间里,翻阅了众多历史资料,采访了大量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构思无数草图,一遍遍起稿,又一遍遍推翻,终于将冷云等8位女战士掩护战友们后撤的人物造型准确地描绘出来,为后来成功创作《八女投江》奠定了基础。”
人物塑造融汇中西
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四、五军进行转移。第五军一师在宿营时被特务发现,遭日伪军袭击,为了保护大部队撤离,八位女战士与日军血战,被逼到乌斯浑河畔,面对绝境,她们手挽着手高唱《国际歌》,踏进冰冷刺骨的河水,集体殉国。她们当中,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江水吞噬了八位女战士年轻的生命,但她们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感天动地。
王盛烈创作的《八女投江》,没有直接描写敌人,而是把情节处理在暴风雨来临的瞬间,画面上阴云密布、寒风呼啸、大浪滔滔。险崖绝壁旁有3名女战士相互搀扶着,从容走入刺骨的江水中,另外4名女战士仍然在坚持战斗,其中冷云的肩上扛着已经昏迷的战友,她眼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蔑视。整个画面被浓重的悲怆气氛笼罩,人物形象与命运尽赋丹青。
综观这幅作品,虽然作品中的礁石、山体、江水,占据了画面大部分比例,但人物依然是视线的中心,人物处于苍茫天地与山石之间,尤为悲壮。画面右侧5人中,占领制高点的女战士即是冷云,面对着追击的敌人,她毫不畏惧搀扶起战友。画中人物分成两组,右边5人形成一个三角构图,而冷云与左边江水中最前方的女战士,以及画面最右边的女战士一起又形成一个大的三角构图,凸显出画面人物结构的稳定感和崇高感。在单独人物的塑造上,王盛烈借鉴了西洋画法,人物线条厚重有力,有很强的雕塑感,而画面的整体风格呈现中国画的写意特质。
美术评论家尚辉谈道:“画面左前方有大面积水的表现,借鉴了南宋画家马远《十二水图》中的层波叠浪。画中既有传统用笔,也有明暗运用。八位女战士形象中,面部均采用明暗处理,连同头发被风吹起来的动势,产生强烈的雕塑感。天空乌云滚滚,用烟雾的白衬托女战士阻击敌人、投江的激烈战斗场面。上世纪50年代,中国画处在变革阶段,徐悲鸿先生倡导引进西方写实绘画与中国传统笔墨进行有机结合。王盛烈《八女投江》在中国画人物绘画的语言上成功进行了突破。中国传统人物画往往缺少立体感和塑造性,此幅绘画人物形象却像雕塑一般,产生纪念碑样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运用了雕塑一样的艺术语言,把八女投江的大无畏精神深刻表达出来。”
让大众看得懂又不媚俗
《八女投江》是战争题材作品,却洋溢着中国画的意境之美,人物形象塑造得生动感人。这种画法在上世纪50年代尚未出现。英雄人物没有塑造成表层的高大上,而是注入人文特质,呈现真实、鲜明,生命感和共鸣性,打动的是观者的心灵。
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认为,王盛烈《八女投江》的高度是将西方写实素描造型引入画面,恢复了中国人物画中“形”应有的作用,使英雄人物具有一种质朴真实的人性之美。同时,将传统美学观念和传统笔墨修养相融合,作品具有民族审美,投射出一股雄健的力量。而且,王盛烈注重让大众能看懂,且不媚俗,努力注意绘画的情趣和格调。笔墨简练,削弱情节的作用,加强形象本身的表现力,即人的精神品格的呈现。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对王盛烈作品呈现人文之美,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对艺术无限忠诚,对社会自觉肩负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人民爱得深沉,这使他的作品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