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书房 切莫提了颜值淡了书香

辽宁日报 2021年05月19日

金晓玲

作为各级图书馆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以及解决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新载体和新空间,最近几年,城市书房在全国各地快速兴起。

这些新兴的城市书房通常具有时尚亮丽的“高颜值”,应用了信息技术等高科技,配备了咖啡、轻食等“文艺范”服务,颇受市民、游客的青睐,有的甚至成了备受追捧的网红打卡地。而走进书房就会发现,有人只为打卡而来,转一转,拍拍照,发发图,便完事大吉了。

无论“模样”如何变,城市书房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全民阅读、方便市民阅读的根本功能不能变。它甚至可被视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和形象标志,成为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让更多人真正停下脚步、坐下来阅读,笔者认为,城市书房必须在做实内容上下真功夫,切莫提了颜值而淡了书香。

选址上,须向人口聚居区、学校集中地倾斜,把书房建到居民“家门口”,让十分钟、十五分钟抵达阅读空间成为日常生活的“基础配套”;应加大向商圈、地铁口、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带延展布局,人们可以把碎片化的等待时间用于阅读,并形成氛围,养成习惯。

功能上,书籍种类可突出自身特色,形成历史书目、儿童读物等有针对性的阅读品牌;不必追求藏书量,但一定要有高流动性。这样一来,书房的常客才会时常葆有新鲜感、葆有探寻欲,真正兑现常态化的高效便捷阅读。同时,也可在文创产品、文化活动上丰富供给,开辟小礼堂、小专场,抑或其他艺术形式,以增强城市书房的文化内涵,进而提升吸引力和凝聚力。

服务上,城市书房可以招募爱书之人成立志愿者队伍,参与日常管理和服务,通过志愿服务来倡导读者自我管理,形成开放、多元的环境氛围。置身其中,读者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空间是公共的,自己是这个空间的一分子。如此,城市书房的生命力才能持久而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