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思政情景剧《现代花木兰》演出现场。本报记者 黄瀚博 摄
大连艺术学院原创音乐剧《信念·青春》剧照。
辽宁大学原创话剧《致敬青春》剧照。
辽宁大学原创话剧《致敬青春》剧照。
大连艺术学院原创音乐剧《信念·青春》剧照。
本报记者 高 爽
核心提示
5月14日,在辽宁大学与本报共同举办的“我爱中国共产党”党史诵读活动中,由辽宁大学艺术学院和广播影视学院的学生演出的思政情景短剧《现代花木兰》赢得了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思政情景剧是当下大中小学开展思政教育的创新形式。它可以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吗?如何确定主题?如何创新表现方式方法?这些都是思政情景剧创作者正在思考的问题。
20分钟的短剧 为师生上了一堂 生动的思政课
能够容纳200多名观众的辽宁大学校部一楼多功能厅,3名身着演出服的演员、20分钟的演出,多功能厅的射灯并不是为专业的话剧舞台设计的、投出的追光还不能准确地打在演员身上,舞台的布景也只有投影仪打在幕布上的简单文字和图片……这就是思政情景剧《现代花木兰》的演出场景。
故事讲述的是小说和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主人公高山的生活原型——辽宁籍战斗英雄郭俊卿的故事。1945年,14岁的郭俊卿女扮男装参加了八路军,因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并于1950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等荣誉称号。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辽宁大学将国家一级编剧刘家声创作的话剧《现代花木兰》改编成思政情景剧,既是学生的一次专业实践,也是在大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重要实践。
短剧从原作中选取的片断极具戏剧张力:在一次战斗中,连长雷大林为了把截获的敌人作战计划迅速通知给兄弟连队,命令郭俊卿泅渡冰河到对岸送信。正值生理期的郭俊卿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却因此身体受创,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郭俊卿在前往卫生队治疗时,晕倒在雪地,出现了幻觉,与古代花木兰完成了精神上的对话。古代花木兰说:“面对男人咱们都是女人,面对战场咱们全是军人,咱们是姐妹。我们都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巾帼英雄。我们都是为了保家卫国,所以无论发生什么都要挺住,因为一切都是值得的。”现代花木兰说:“木兰姐姐,我一定会坚强地活下去,用我的双手、用我的双肩、用我的脊梁擎起一片天!”
虽然只是20分钟的演出,观众的反响却是异常强烈的,无论是坐在前排的教师还是后面的大学生观众,很多人流下了热泪。
郭俊卿的扮演者——辽宁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2017级学生周淼说,“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被人津津乐道,但是故事虽精彩,我却一直怀疑它的真实性,一个女人怎么可能在男人扎堆的军队里数年不暴露身份呢?通过这次排演,了解到郭俊卿的真实事迹之后,我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这样坚毅的女战士感到自豪,并深受鼓舞。‘花木兰’是一种精神,是中国女性勇敢坚强的象征。”
连长雷大林的扮演者是辽宁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2019级学生杜易林,他的感受也代表了在场的众多男大学生。他说,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这些男儿学习,保家卫国、勇于担当是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宝贵品质。
思政剧的演出形式就像当年的“活报剧”
演出结束,担任《现代花木兰》改编和导演的辽宁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范妮现场连线原作编剧刘家声。
刘家声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现代花木兰’郭俊卿的老乡,我代表朝阳人向参与这部戏创作的师生们表示衷心感谢,你们非常有创意,令我震撼。我写的本子是一个现代题材的话剧,你们在这个基础上又做了改变和升华,不仅使戏有了深度,而且拓展了它的演出渠道和演出空间。从这次的再创作中看到了你们的才华、超凡的艺术想象和艺术思维,我为你们点赞!”
刘家声所说的“拓展了演出渠道和演出空间”,正是《现代花木兰》从一部标准的话剧转变为一出思政情景剧的重要特色。
范妮说,与剧场里上演的话剧不同,思政剧没有商业目的,不需要在服装、化妆、道具、音效和宣传上进行大投入、大制作,当然,思政剧一般都是由大学生自己来排演,也不可能有经费的投入。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让思政剧短小精悍,有了更多可能的演出场景,它对演出场所几乎没有要求,可以在课堂上演,在小剧场里演,在露天广场上演,剧组可以带着这部剧在高校间巡演,还可以走进社区、企业,给更多的观众演出,“这种演出形式很像当年的‘活报剧’”。
活报剧,意为“活的报纸”,是一种用速写手法迅速反映时事的戏剧形式,最早出现在上世纪20年代的俄国,并迅速产生了国际影响。在上世纪20年代后期,活报剧在中国流行,以在街头、广场上演的宣传抗日救国的简短剧目为主,《放下你的鞭子》是当时最出名的活报剧,在抗战期间演遍中华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延安时期,革命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经典作品也是当时著名的活报剧或者称之为广场戏剧。这种演出形式打破了“第四堵墙”,观众由“静观”到有意识地参与戏剧演出,实现观演一体化,更有利于演员和观众交流。
除了演出形式的灵活,内容上的现实针对性也是思政情景剧与活报剧的另一相似之处。范妮说,深刻的哲理和浪漫的诗情往往是需要通过艺术语言表现的,优秀的思政剧也一定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需要通过事件的铺垫、人物的塑造和细节的刻画来产生艺术感染力。但是,作为艺术作品的话剧展现的是更宏大的社会风貌、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表现手法也相对隐晦,而思政剧则更要注重现实教育意义,融入更多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当下的时事热点,表现手法上也会更加明确地传达出创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和态度。
范妮举了一个例子:2019年,她创作执导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思政情景剧《致敬青春》。2020年,重排这部作品,剧本与前一年有了很大的修改,原因就在于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编导和演员们有了不一样的心态。“当时我正在国外做访问学者,疫情发生后,很快就收到了中国大使馆给每个留学人员寄来的健康包,应急药品、口罩、消毒液一应俱全。虽然后面只简单地附了一句:‘祖国永远是你的家’,读起来却让人心里特别温暖。回国以后再排这部作品,我就会把我的亲身感受注入其中,而同学们听了我的讲述,再结合他们自身的经历,那种对祖国的眷恋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探索思政情景剧的多种表现形式
思政情景剧已经成为全国众多高校创新思政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探索,也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我省在2015年就举办了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剧教学法研讨会和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剧教学DV短剧征集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感染力。
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9级学生拍摄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情景剧为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分别以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进行选题,力求使学生们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紧跟时代步伐,弘扬时代精神。记者观看了其中一段以1945年重庆谈判为内容的《山城风云》,20多分钟的影片,有多次转场,大量历史人物都在影片中出现,虽然参与演出的都是大学生,表演技巧相对不足,但演得非常投入,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们在前期准备和后期影片制作上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热情,是一次相当成功的体验与实践。
作为专业艺术院校的大连艺术学院从2012年初开始先后推出了《和平颂》《丝路·青春》《追梦·青春》等多部原创大型剧目,并登上国家大剧院和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舞台。2020年创作的原创音乐剧《梦想·青春》,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发生在校园里的真人、真事、实情、实景搬上舞台。今年又创作了党史学习教育题材音乐剧《信念·青春》,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视死如归的夏明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和改革开放时期忘我奉献的孙家栋三位英模人物的故事。每一次演出,参演人员涉及20多个专业、近3000名师生,在创作、排练、演出的过程中,学生们既锻炼了才能,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范妮指导学生创作思政情景剧的实践是从2011年开始的,关注农村大学生就业前景、呼吁大学生投身建设家乡的话剧《山这边》,反映大学校园里“校园贷”猖獗、强化学生法治观念的舞剧《走向盛夏》,都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好的反响。2019年,范妮带领学生创作的《致敬青春》在沈阳一些大学巡演,还在网络上进行了云展演,受众达3.2万人次。2020年,辽宁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师生又排演了3台毕业大戏,在辽宁大学“默然话剧节”上演出,邀请全校师生观看。这些剧跨越百年历史,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工人铸造国徽、大学生去新疆支教的故事,一直讲到今天的辽宁机器人、辽宁装备制造,同样受到了大学生的一致好评,现场氛围空前热烈。
无论是课堂上的情景剧,还是活报剧、广场戏剧,或者是能够登上更大规模舞台的大制作,思政情景剧能否真正产生教育作用,最关键的还是三个基本问题:话题是否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愿不愿意演,观众愿不愿意看。“大学生群体是最可塑、最易被感染的,用他们熟悉的语言来创作贴近他们思想实际的内容,就会令他们产生共鸣。每一次演出时,观众的反馈都令我们很受鼓舞,也坚定了我们要继续创作思政情景剧的信心。”范妮说。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辽宁大学、大连艺术学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