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刘少奇穿过的中山装。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提供)
奉天纺纱厂旧址现状。本报记者 商 越 摄
奉天纺纱厂老照片。(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满洲党目前政治任务决议案草案》档案。 (中央档案馆提供)
本报记者 商 越
提要TIYAO
在沈阳市和平区抚顺路六十号,有一座典雅的青灰色欧式小楼,二楼门楣上雕有“奉天纺纱厂”五个大字。一百年前,这里是东北最大、最现代化的民族棉纺企业,中共奉天纺纱厂支部就建在这里,领导工人运动,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刘少奇,在这里领导罢工斗争。八十九岁的沈阳纺织厂老党员吕庆德对这段历史熟稔于心,退休后他担任纺织社区“道德讲堂”的义务讲解员,常常给青少年讲起那段红色岁月……
1928年,纺纱厂党支部成立
在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再现了当年在奉天纺纱厂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纪念馆研究员张璐向记者讲解,奉天纺纱厂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早在1925年,已有赤色工会骨干在奉天纺纱厂工人中进行活动。1927年,共青团满洲省委干部、共产党员陶翙鸣到奉天纺纱厂建立了赤色工会小组,发展党的地下工作者。
奉天纺纱厂即沈阳纺织厂前身,1921年3月,由奉天省省长王永江创办。厂址占地286亩,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当年,奉天纺纱厂从外国引进纺纱机、织布机及发电机等全套设备,厂内还建有铁路专用线、机械修配厂、锅炉房、水塔、货栈等,于1923年7月开工生产,当时有工人1000余名。
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奉天纺纱厂改名为辽宁纺纱厂。1930年,厂内工人已增加到1862人,成为当时奉天省城人数最多的工厂之一。“九一八”事变后,辽宁纺纱厂设备和资产全部被日本侵略者掠夺。新中国成立后,奉天纺纱厂改名为沈阳纺织厂。
据史料记载,作为一家官商合营企业,奉天纺纱厂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工资一般只有几角钱,多者也不到一元钱。摇纱车间实行“包货”(计件工资),常常无纱可摇,“工人常有进厂一月无工资者”。厂里有30人的武装警卫队,对工人监管极严,制定了针对工人的罚打制度、污辱人格的搜身制度等厂规,工头动辄打骂工人,并借故罚工,甚至开除。工人没有出入厂门的自由,午饭统一在厂里用餐。借工人上下班搜身之机,厂卫时常恣意侮辱女工。因此,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中共沈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宣教部部长钱樾雷翻出一张纺纱厂老照片,他告诉记者,奉天纺纱厂曾是我国东北民族工业兴起的标志物,在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下,沦为残酷欺压、剥削工人的机器。
党史资料记载,在1928年8月,这里建立起奉天纺纱厂党支部,书记为常宝玉。党支部经常秘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动工人团结起来同资本家作斗争。至1929年7月下旬,奉天纺纱厂有党员3名、共青团员2名。这些党团员的群众基础好,每名党团员都发展四五名进步工人,这些工人同上级党组织派来的同志交流谈心。纺纱厂党支部还计划在该厂旁边开一个包面馆(即馄饨馆)作为党团员和进步工人的联系点,以便联络宣传,推动纺纱厂的工人运动,后因党组织被破坏,计划未实施。
组织罢工斗争
为了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党的工作,1929年6月,党中央派刘少奇出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7月,刘少奇(化名赵子琪)与夫人何宝珍一起来到奉天,居住在奉天工业区78号——东北讲武堂高等军学研究班学员宿舍。
为迅速恢复和发展沈阳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刘少奇详细了解沈阳各方面的工作情况,一个支部一个支部地做了调研并部署工作。他要求,在中共满洲省委工作的同志除几名机要人员外,都要深入基层单位,开展党的工作。
当时正值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东北当局为了出兵关内,不断加重对工人的剥削,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奉天纺纱厂产业工人人数众多,阶级矛盾突出。中共党、团支部先后成功组织工人开展过几次小规模斗争,因此,工人运动基础好。中共满洲省委决定在沈阳发动一次产业工人的罢工斗争,以推动全东北革命斗争的开展,并决定将这一工作的重点选定为奉天纺纱厂。1929年8月间,刘少奇派省委组织部部长孟坚、组织部干事杨一辰深入工厂,同纺纱厂党、团支部研究,如何将分散的小规模斗争逐步汇合成大的斗争。
当时还有一个大背景是,从1929年7月起,奉天纺纱厂只给工人开半资(其余部分拖欠),而且是奉票。由于奉票贬值极快,工人损失很大,更激发了工人憎恶资本家和反对军阀战争的情绪。刘少奇决定利用这个机会,他指示孟坚等党员在纺纱厂组织工人开展“要现洋不要奉票”的斗争。正当此时,全国总工会代表张昆弟来到纺纱厂,与党支部书记常宝玉、工人党员崔凤翥、老范等谈话,商定由党支部在工人中宣传,提出要八成现洋并及时开支的要求,如果厂方不答应,就在8月27日开支当天举行罢工。
张璐介绍,中共满洲省委根据斗争形势,提出了纺纱厂斗争的具体纲领:(1)工薪要现洋不要奉票;(2)摇纱车间每日工资五毛,没有纱摇工资三毛;(3)礼拜日歇工要给工钱;(4)反对打骂工人,反对罚工,将“包货”改为日工;(5)反对开除工人;(6)在工厂宿舍住的工人要有出入的自由,没在宿舍住的工人,每月要房租津贴现洋一元。
为保障这次罢工斗争取得胜利,刘少奇不顾自身安危,决定到纺纱厂工人中间去领导斗争。1929年8月22日下午,刘少奇和孟坚相继来到奉天纺纱厂的北大门外,按约定时间到纺纱厂参加党支部会议。他们在离厂门约200米远的小树林里等候与纺纱厂的同志碰头,不料,被厂警逮捕。
面对审讯,刘少奇机智地与敌人周旋,他自称“成秉真”,因为在武汉生活不下去,到奉天投奔老乡。孟坚则说自己是个教书的,根本不知道纺纱厂里的事。此后他们被关在奉天警察局商埠第三分局和奉天高等法院检察处等地。这期间中共满洲省委一直组织营救。1929年9月中旬,奉天高等法院准许刘少奇和孟坚“取保释放”。
开拓新局面:共30个支部206名党员
资料显示,奉天的工人运动,为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工人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奉天纺纱厂党支部被破坏后,于1932年12月再次建立。
记者在省档案馆看到一份珍贵档案的照片,标题为《满洲党目前政治任务决议案草案》,它是中共满洲省委出台的一份重要的指导性纲领文件。据党史记载,刘少奇出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后,积极恢复、整顿各地党团组织。经过3个月对东北政治、经济情况的调查研究和对工人运动的了解,1929年10月18日,刘少奇主持制定了《中共满洲省委目前政治任务决议案草案》(原件题为《满洲党目前政治任务决议案草案》,现存于中央档案馆)。其中强调:“满洲党目前总的政治任务和路线,是争取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领导群众的斗争,加强党的政治影响,壮大群众的组织与斗争的力量”“在革命客观的需要上,满洲党的组织非有健全的广大的发展,绝不能应付客观的革命形势,绝不能领导群众的革命运动达到胜利的境地”。
该决议案从东北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开展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士兵运动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做出具体部署,对当时东北地区党的工作稳步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这一决议指导下,辽宁党组织发展迅速。据《中国共产党辽宁史》记载,到1929年9月底,奉天有5个支部,党员30人;大连一个支部,党员3人;抚顺一个支部,党员9人;营口一个支部,党员3人;锦州一个支部,党员3人;台安一个支部,党员12人;沟帮子一个支部,党员4人;此外,辽阳一个支部,旅顺有党员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