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非遗项目亮相北京恭王府博物馆

40余件精品展示大连贝雕文化

辽宁日报 2021年05月12日

贝雕作品《弘扬红船精神》。

本报记者 王臻青 王荣琦

5月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传统工艺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委员会学术支持,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政府承办的“贝阙天工 万物更新——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连贝雕精品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主要选取我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连贝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阿山40余件代表作品,向观众展示大连贝雕的历史文化、制作技艺。

展览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材美工巧”主要介绍大连贝雕在上世纪中叶的发展概况,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工具和技艺流程,复原上世纪50年代大连贝雕作坊一角,传承人现场演示传统技艺。第二板块“家喻户晓”主要介绍大连贝雕技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历程,复原当时大连百姓结婚必备用品家居场景。第三板块“万物更新”主要介绍大连贝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谱系,创新性成果及其代表性作品。这些融合了中华传统工艺和现代创新设计理念的贝雕精品,工艺精湛、色彩绚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大连贝雕工艺历史悠久,经多年传承与发展,于2020年被列入我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甘井子区是大连贝雕文化的“地标”区域,自古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贝壳资源,贝雕工艺源远流长,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片区域的人们便善于用贝壳制作精美的贝雕制品,当地的汉墓群中也考古发现了大量贝类生活生产用品。为传承历史、弘扬工匠精神,甘井子区高度重视贝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大连市贝雕企业和贝雕大师工作室中,70%以上落户在甘井子区,成为大连贝雕展示、生产、科研、校企结合、文创及专业人才培训的核心地区。2019年8月,省轻工业联合会授予甘井子区“辽宁贝雕之乡”轻工特色区域称号。

大连是我国贝雕工艺基地之一,贝雕艺人在研究中发现,贝壳不仅有表皮颜色,而且还有绮丽的潜伏色,可以利用贝壳的多种自然色泽和弯度雕磨成山水、花鸟、人物画。这种贝雕画区别于用单一的贝壳制作的螺钿镶嵌和用贝壳原形组配的贝雕,所以被称为新兴工艺。本次展览的贝雕工艺品出自金阿山之手,多年来,他在师承传统贝雕技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贝壳软化技术,总结归纳出设计、选料、粗胚处理、细胚处理等十多道工序,创作出《九龙壁》《龙船》《凤船》《百鸟争艳》等大型贝雕作品。2019年11月,金阿山艺术馆内上百件贝雕作品亮相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九龙壁》获国家级工艺美术专业奖项“百花奖”金奖,《貔貅》《如意》分获银奖。